第36部分(第4/4 頁)
下一些工作:(一)成立所謂“實業計劃學會”。
為了在知識界形成他們的勢力,陳果夫與陳立夫商量後,由陳立夫出面,拉攏一些高階知識分子和知名人士,如大學教授、工程師及科研工作者,成立了一個“實業計劃學會”。
由於陳立夫是學工程的,他在北洋大學讀書時,在美留學時,都有一些關係,因此,他便以所謂同鄉、同學、同專業、同留美等作為紐帶,籠絡了一些人,並將這些人的簡歷造成表冊,透過侍從室第三處向蔣介石推薦。
蔣介石在戰爭年代,自然十分需要知識人才,對這些人另眼相看,給予重用。
而這些人被任用後,自然十分感激二陳,成為他們的力量。
(二)成立“黨政訓練班”受訓結業學員通訊處。
為了對黨政訓練班結業的學員進行控制,陳果夫指示成立了結業學員通訊處,並指派CC系骨幹吳鑄人為主任,樑子青為副主任。
他們規定,凡在中央黨政訓練班及後來的中央訓練團受訓結業的學員,在回到工作單位後,必須按時和“通訊處”聯絡,彙報自己讀書、工作和活動的情況,還要彙報周圍人的思想狀況,侍三處根據其彙報進行考核、登記,擇優予以升遷。
透過這一辦法,二陳便能隨時瞭解全國各地黨政人員的基本情況,以加強對這些人的監督與控制。
(三)成立中央訓練團高階班。
高階班學員主要為國民黨政府廳、司、局長及專員級的幹部,受訓期為半年,結業後,由侍三處登記,直接掌握,作為中央培養使用物件。
所有參加高訓班的人選都由侍三處提名,報蔣介石批准。
陳果夫便以此作為籠絡人心的籌碼,到高訓班受訓的人都知道自己能參加受訓,成為中央培養的物件,是陳果夫的提攜,因此從內心感激他。
陳果夫還命侍三處人員每月與高訓班學員聚餐一次,以增進了解、融洽感情,使一期一期的高訓班學員成為二陳的勢力範圍。
二陳也透過這一形式加強了對國民黨高階幹部的控制。
陳果夫並非像他對戴季陶所說的那樣,不干預考試院的工作,他早就想把這一工作攬於自己手中。
他在侍三處工作有一定進展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