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正是基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二陳一直處心積慮,尋找時機,想盡各種辦法以進入侍從室。
二陳透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終於有了辦法。
1939年下半年,陳果夫專程晉見蔣介石,在談到隨著中日戰爭的發展,國民黨黨政軍各方面需要很多新幹部這個問題時,陳果夫不失時機地向蔣介石提出了“由黨(國民黨)培植掌握新幹部”的計劃,並提出建議,成立一個獨立單位,專門辦理高階行政人員的人事調查、登記、考核的業務。
正好,蔣介石也考慮到高階行政人員的選用、考核需要進行廣泛調查研究,工作量大,且業務範圍涉及面廣,情況也比較複雜,單靠侍從室二處第五組主管,已經是難於應付了,而這種工作又是十分重要的,成立一個獨立單位,擴大人員編制,使之嚴格規範化,勢在必行。
所以,蔣介石聽了陳果夫的建議後,沒加什麼考慮,便同意了,而且很快批准了他的“由黨培植掌握新幹部”的計劃。
當然,蔣介石並不希望這個獨立單位獨立性太大,為了便於他直接掌握和控制,也為了業務的保密起見,於是,蔣介石將這個獨立單位列為侍從室系統之下,編為第三處,其任務為主管全國高階行政人員的人事調查、登記、考核、分配與通訊指導等。
第三處的主任理所當然地由陳果夫擔任,同時,蔣介石還任命蕭贊育為副主任。
這樣,陳果夫順利地進入侍從室,成為蔣介石的最高人事幕僚。
第三處的成立,陳果夫插手人事權,引起國民黨###戴季陶等人的不滿,戴季陶時任考試院長,而人事的儲備、考核、任用本是屬於考試院的,現在第三處成立,說的是主管高階行政人員的人事權,實際上所有行政人員的人事權,陳果夫都有權插手。
這樣一來,考試院將無事可幹、無權可行。
於是,戴季陶等人便開始以十分強硬的態度攻擊陳果夫,說考試權的獨立行使、銓敘部主管全國人事行政是孫中山有關行政制度的一個特點,也是孫中山政治思想的一個特點,而陳果夫單獨搞第三處,是違背國父遺教的。
戴季陶與蔣介石稱兄道弟、又是黨國###,陳果夫自然不敢公開與之爭鋒,只好採取妥協態度。
他聲稱第三處並非專管人事,也不是獨立單位,只是侍從室下一個人事參謀單位,所做的工作也是幕僚性質的,而且不對外行文。
如此云云,才將戴季陶等人敷衍過去。
陳果夫到第三處走馬上任後,按侍從室一、二處各組的順序,在第三處下成立了第七、八、九三個組,並將自己的親信都收羅到該處工作。
同時,還到有關黨、政、軍各機關中遴選人員,使文職、武職人員各佔半數。
他要求文職人員沒有書生氣,而武職人員則是文質彬彬、恂恂儒雅,當然最重要的是政治立場,即絕對忠於蔣陳。
透過不長時間的籌備,侍三處便在陳果夫的指揮下開始工作。
首先,他們派出人員,向國民政府有關機關收集人事資料。
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銓敘廳提供了全國軍事機關科長以上人員簡歷冊,考試院銓敘部提供了全國薦任以上主管人員名冊及全國各機關的概況、隸屬和相互關係。
資料收回後,陳果夫指示他們將這些資料和各種統計圖表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登記,以此作為侍三處今後開展工作的基礎。
透過陳果夫細緻的工作,侍三處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人事登記制度和方法,他們將人事資料經過分析、研究,製成各種卡片,同各種原始資料構成人事登記卷,再按指定姓名和指定範圍製成各類索引片,依照運用程式很快可以找到需要的資料。
其次,陳果夫便根據這些資料在全國開展調查,雖然陳果夫在向調查人員交待時說:“做人事調查工作首先要‘無我’,正心誠意為之”,而實際上,則是透過調查,對國民黨各級黨政軍首先進行監督、控制,發現思想、政治態度、立場有問題的,即行處置。
然後,在此基礎上,採取一切方式控制人事的考核、選用。
陳果夫雖然聲稱他的第三處只是參謀單位,是幕僚性質等,但那是哄戴季陶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進侍從室(2)
他入主持三處後,極力抓組織人事權,他以國民黨CC派為核心,採用種種手段,將國民黨黨、政、軍從中央到地方的人事權逐步控制到自己手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做了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