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政治生活受到城市裡的政治機器和專業政客們的操縱,他們必須把滿足選民對於平均主義的本能需要當做第一政治要務。但是,華爾街這個新興經濟霸主的絕對威力要比舊的聯邦主義鄉紳的虛虛實實的影響力強大得多。華爾街經營著(有時也有經營失敗或者蓄意剝削客戶的情況)全國的鐵路網路,鐵路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工業,也是美國基礎設施的戰略心臟。不僅如此,華爾街還是臺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調整了產業結構,提供了產業資本和組織創新,催生了公開上市交易的現代股份制公司,進而造就了現代經濟體系。美國鋼鐵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收割機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只是其中幾家大名鼎鼎的公司,它們都是由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創辦或者控股的公司。美國最大的基礎建設即橫跨大陸的鐵路網路和巨大的糧食產量都離不開華爾街,規模龐大的鋼鐵工業、石油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同樣也離不開華爾街,美國在電力及化學工業中的先進技術都得益於華爾街的金融支援而取得了質的飛躍。一切重大的資金交易都在華爾街進行交割,最精明的政策建議也是在華爾街獲得的,成本會計的最新理念也是在華爾街制定與完善的。在華爾街,紐約的投資銀行家和證券經紀人把美國經濟必需的實實在在的現金變成了紙面票據,這種虛擬經濟的流動性募集了史無前例的龐大資本,進一步擴大了整個美國經濟的規模、效益與實力。
在紐約大銀行的精英圈子裡,摩根財團(House of Morgan)是首屈一指的,其他還包括庫恩·洛布(Kuhn Loeb)、哈里曼兄弟(Harriman Brothers)、狄龍·理德(Dillon Read)、布朗兄弟(Brown Brothers)、貝爾蒙與羅斯柴爾德控股集團(Belmont…Rothschild)。這些大型銀行本身就與其他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商業銀行)聯網經營。因此,美國大部分的流動資金都要聽它們的號令行事。對於日益依賴規模效益以及高新技術的現代工業生產企業來說,能否順利地從華爾街這個寶庫裡獲得資金是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華爾街變成了新興經濟的守護神。在很大程度上,華爾街決定了經濟興衰成敗的內容、方式和地點,決定了一個區域的繁榮與蕭條乃至一項新技術的生死存亡。當然,許多人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生殺大權集中掌握在屈指可數的幾個私人機構手裡。對於那些勤於進取的企業家、艱苦樸素的農場主、清苦貧困的產業工人來說,他們的生計為什麼都要由某家遠在天邊的紐約財團隨心所欲地操控呢?此外,華爾街陰謀集團顯然還妄圖操控參議院、最高法院甚至總統本人。人們普遍認為參議院就是個“億萬富翁俱樂部”。參議員代表的是沒有任何個人情感色彩的公司,而不是有血有肉的選民。亨利·迪瑪里斯特·勞埃德(Henry Demarest Lloyd)的《財富反抗國家》(Wealth Against monwealth)(1894)一書變成了反對經濟壟斷運動的聖經。這部書反映了人們普遍的信念,即政黨政治本質上已經不中用了:“共和黨把黑人從‘奴隸力量’的拍賣臺上拉了下來,但是卻把白人送上了‘金錢實力’的拍賣臺上。”美國最高法庭支援修正憲法第14條,這是美國內戰留給所有美國公民的血腥遺產,也就是公民的自由權。經過修正,這條憲法變成了一個保護公司企業不受地方政府以及州政府幹預與監管的法律依據。從尤利西斯·S·格蘭特(Ulysses·S·Grant)(美國內戰時北軍總司令,美國第18任總統。——譯者注)開始,歷屆美國總統都敞開政府財政大力支援鐵路建設以及其他商業利益集團,並且一旦這些利益群體受到義憤填膺的群眾包圍,美國武裝部隊就會前來*。眾所周知,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在他兩屆總統任期之間的賦閒期間,就曾經在摩根屬下的一個法律事務所任職。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貴族老爺(10)
1871年,亞當斯兄弟(Adamses)、查爾斯·弗朗西斯(Charles Francis)和亨利(Henry),出版了《伊利湖公司系列真相》(Chapters of Erie)一書,書中強烈抗議整個華爾街的卑鄙行徑,特別是在反思範德比爾特的時候,查爾斯·弗朗西斯擔心範德比爾特創立的大金融公司聯合體將壓倒整個州政府與全體公民,他沮喪地預言了公司帝國主義時代的來臨。在講述司法部門受賄情況的時候,作者採用了這樣的比喻:“法律條文遭到了畸形的歪曲,法官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