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古特弗羅因德、公司首席法律顧問唐納德·福伊爾斯坦、首席政府債券交易員保羅·莫澤爾等,所羅門很可能就此破產。
在商業經營中,同其他公司相比,德崇證券更具攻擊性——更無視法律與道德規範。1986年5月12日,德崇證券的主管與投資銀行家丹尼斯·萊文因為內線交易而受到SEC與紐約州聯邦檢察官朱利安尼調查。魯迪·朱利安尼是一位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檢察官,他對德崇證券的內線交易窮追不捨,發現了德崇證券的明星交易員、垃圾債券之王邁克爾·米爾肯的違法違規行為,並準備用威力強大的《受欺詐者影響與*組織法案》(RICO)指控德崇證券。按照RICO,公司必須為自己僱員的犯罪行為承擔法律責任。1989年,德崇證券被指控包括操縱股市等6項重罪。最終,德崇證券與美國監管當局庭外和解,德崇證券對該6項指控不進行抗辯,並接受億美元的罰款——美國曆史上迄今根據證券法而進行的金額最高的罰款。根據美國監管當局提出的庭外和解條件,邁克爾·米爾肯在1989年3月受到正式指控後,從德崇證券公司辭職,德崇證券因此元氣大傷。1991年在美國財政部拒絕其救援請求後,德崇證券正式破產。以調查德崇證券而名聲大躁的魯迪·朱利安尼於1994年成功當選紐約市長,1997年連任競選成功。2008年,他競選共和黨總統侯選人提名,但沒有成功。
第七節 不拘一格的人才招聘
一、高盛靠什麼吸引全球精英?
據說,1990年,耶魯大學超過一半的應屆畢業生向高盛投了求職簡歷。
在2006~2008年《商業週刊》 “全球開始職業生涯的最佳地方”的調查中,接受調查的4萬多名學生將高盛分別排名第4、13、4,而高盛的老對手摩根士丹利則連續三年都沒有進入前50名之列。
高盛憑什麼吸引全球的精英們?
原因自然簡單:大學畢業剛進高盛每年就會有6萬美元的薪水。高盛全球近2000名主管的年薪為20萬美元,400多名合夥人主管的年薪為60萬美元,而他們每年得到的獎金可能高達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美元。
高盛員工薪酬總額連續創下華爾街紀錄。
2006年,高盛發給其全球3萬僱員的薪酬總額為165億美元,如果平均分配的話,平均每人——上至CEO,下至前臺接待員——可以獲得萬美元,而雷曼兄弟薪酬總額為87億美元。
2007年,高盛發給其全球3萬僱員的薪酬總額為202億美元,平均每人可以獲得萬美元,而雷曼兄弟公司員工薪酬總額為95億美元,28556名員工平均每人為萬美元。
2008年,同為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破產了,貝爾斯登、美林被收購了,但高盛仍然準備了總額約110億美元的資金為公司員工發放2008年的獎金與工資,平均每人可以獲得34萬美元。它在全球的443個合夥人主管每人至少可以獲得450萬美元的獎金。摩根士丹利2008年薪酬總額只有大約64億美元。
高盛的CEO們也連續創造華爾街獎金紀錄。
2006年,摩根士丹利CEO約翰·馬克以4000萬美元的獎金總額打破高盛前CEO保爾森於2005年創造的3830萬美元紀錄,但他的4000萬美元紀錄很快就被高盛CEO勞爾德·布蘭克費恩的5430萬美元(其中包括2730萬美元現金獎金)所打破。
2007年,高盛CEO布蘭克費恩獲得的獎金更高達6790萬美元(2680萬美元現金與4110萬美元股票期權),聯席總裁加里·科恩與約翰·溫克爾雷德各獲得獎金4050萬美元,而他們在2006年也各獲得2570萬美元。雷曼兄弟公司CEO小理查德·富爾德2007年獲得的獎金總額為3500萬美元,而摩根士丹利CEO約翰·馬克與貝爾斯登CEO 詹姆斯·凱恩因為公司虧損嚴重而一無所獲。
2008年,因為金融危機,布蘭克費恩、科恩等七名高管宣佈放棄獎金,每人只領取60萬美元的薪金。
當然,要進入高盛很不容易。
蘇珊娜·約翰遜在2007年從高盛退休前,曾是高盛的副主席、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主管、高盛管理委員會兩名女性成員之一。1985年到高盛求職時,曾被面試過150次,蘇珊娜可能還不是高盛應聘者中的最高紀錄。而且蘇珊娜畢業於名校哈佛大學法學院,還有過在律師事務所執業的經歷。
一旦高盛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