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歌曲的),也受到中央文革的嚴厲批評,說有損毛主席的偉大形象。而當時中央電臺誤認為是已經被中央文革認可了的,立即組織錄音,在報紙刊登當天的《全國聯播》節目後播出,也受到了株連。。 最好的txt下載網
橫禍叢生:“九大”報道與文藝風波(3)
自“九大”江青等人批判文藝後,“文革”以來的中央電臺文藝廣播跌入最低谷,這段時間也是最緊張、最困難、最貧乏的時期。播出什麼,無人敢提,無人敢定,無人敢播,一派蕭殺。面對這種局面,“九大”後不久,4月28日,周總理在審定“五一”播出的歌曲時,批准8首歌曲可以廣播:《東方紅》、《國際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唱社會主義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八作風歌》。
8月16日,江青等人又發難,提出紀錄影片《南京長江大橋》中的配樂有《列寧山》的曲調。經姚文元組織人調查後,在向江青的彙報中認定:“影片中確實有《列寧山》上的一句曲調,並出現過多次。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是對修正主義的靡靡之音採取了販賣、容忍投降的態度。”姚文元建議,影片停止上演,開展大批判,查一查有無別有用心的人搞破壞。江青立即批示同意姚文元的意見,並指出:“我記得,在我們審查該片時,即提出音樂不好,停止使用,當時不知道是蘇修的,只是聽起來不好聽。新影該製片人竟抗拒中央的指示,揹著中央販賣毒素,要嚴肅處理。”她指示:“傳達到全國電臺,因為廣播電臺問題不比新影小。我們轉發了他們的自我批評後,他們又幹了!要發動廣播電臺的群眾肅清流毒。”
“我們轉發了他們的自我批評後,他們又幹了!”顯然不只是針對電臺、電視臺的。但這種“新舊賬一齊算”的威脅,使電臺、電視臺的許多人膽戰心驚,再出問題就是屢教不改了!從江青的這次批示以後,在中央電臺和廣播局的範圍內,又一次掀起了群眾性徹底清查和肅清“封、資、修文藝流毒”的批判運動。這不難看出,在那樣的政治環境、政治壓力下,廣播、電視還如何開辦文藝廣播?!如何創作和繁榮文藝?!
電臺內外,文藝肅殺。電臺文藝是廣播的一大亮點,是區別於報刊媒體的一大標誌,中央電臺一直以“文藝品種齊全”引以為驕傲。現在,擁有8億聽眾的偌大個中央電臺和全國各地電臺只能播出幾個樣板戲(那時候,8個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奇襲白虎團》、《海港》、《龍江頌》、《杜鵑山》等,還沒有出齊)和5首革命歷史歌曲,還有允許試播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什麼文藝創作都要控制、送審;過去的已被徹底打破,新的無法建立;文藝工作者思想混亂,無所適從,普遍存在著“無所作為論”、“工作危險論”和“鬥、批、走”的思想。
就是對於樣板戲,江青等也明令不許其他劇種移植,不準地方戲移植,不準有任何變動,每一個樣板戲的錄製、播出必須經過請示批准,電臺每一種播出方式(如選段、摺子戲、不同的配器、實況、轉播等),必須經過審查同意,否則就是歪曲、破壞,就要追查幕後的“壞人”。中央電臺的樣板戲播出如履薄冰。針對樣板戲不能移植的情況,毛主席曾經指示:“樣板戲要提高,要普及。不要工農兵的戲,工農兵看不到,都是城市老爺看。凡是發表了的劇本,都可以演出。工廠、農村、學校都可以組織業餘演出隊演,光靠幾個樣板團不行。開始可能演得不好,但可以一點一點提高。戲都是好戲,總比演帝王將相好。”(據中央電臺駐湖北記者站彙報)但毛主席的指示沒有正式傳達,局面並沒有開啟,地方不敢演,中央電臺也不敢播出。對於樣板戲的播出,張春橋、姚文元則對中央電臺轉播樣板戲的解說稿大為不滿,指手畫腳。1969年4月30日,張春橋在審閱中央電臺“五一”活動轉播稿時,對樣板戲的轉播大發議論。他說:“你們轉播樣板戲也那麼多解說詞,我都討厭了。樣板戲本身已經表達得非常完整了,你們加那麼多解說詞,都使我感到這是干擾。糖本來是甜的,你還說是甜的。”“糖本來是甜的,你還說是甜的。”這句話成了扼殺廣播解說詞的典型語言,被多人多次引用。姚文元也附和:“人家都吃到嘴裡去了,你還在那裡說是甜的。”其實他們不懂,但他們手中有權。廣播轉播不同於現場演出,也不同於電視的轉播,“聽覺”與“視覺”不同,聽眾看不到現場演出實況,只能靠聽來了解劇情,很需要透過電臺解說傳達給聽眾,幫助聽眾欣賞和理解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