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因為雙方的兵力差不多(都有1萬2千人左右),再加上是夜裡,不容易全方位展開,所以雙方的軍隊是輪番上陣,史蒂夫就曾在夜裡兩次起來戰鬥。
這場戰役持續了三天三夜,雙方都付出了四分之一的慘重傷亡,然而,他們都沒有停止的意思,還在繼續著戰鬥。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影響了能見度,雙方不得不停止戰鬥。大雪一直下了將近半周的時間,落下的大雪連戰壕都埋住了。雪天一停,太陽就出來照在大地上。戰役又重新開始,奧匈帝國軍隊方面接到上級命令,要求必須攻過山谷,因為敵軍的援軍就快要到了,而本國的已經沒有援軍可派。
得到命令的奧國將領向軍隊下達了命令,必須在這一天攻下義大利方面的陣地。師長要求炮聲過後,全線衝擊。就在師長下達命令後,大炮就開始響起來,可是意外發生了,山谷兩側的雪經不住大炮的轟炸,奔湧而下,瞬間埋住了山谷口。奧國軍隊一看退路已經被切斷,只有戰勝對手才能從另一個山口出去,求生的本能使他們鼓起勇氣向義大利的陣地衝來。
巧合的事發生了,就在奧匈帝國軍隊發起衝鋒的時候,義大利陣地上空的山上也發生了雪崩,積雪迅即而下堵住了出口。這樣,兩國軍隊近兩萬人全被困在山谷中。這一突來的變故讓兩國的官兵停止了戰鬥,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從這封閉的山谷中走出去。
正在兩軍師長商量退路時,山上再次發生雪崩,大家沒有了退路,只能退向山谷的中間,可是,狹小的地方根本容不下這麼多人。於是,就有人被埋在雪下,最後,積雪覆蓋了整個山谷。史蒂夫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奧匈帝國計程車兵,其實,除了服裝不同外,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為炮兵,史蒂夫一直不願意離開他的武器——遠端炮,這是一種新發明的大炮,他的射程非常遠,兩軍對壘的距離根本不夠它“發揮”。遠端大炮的特點就是炮管特別長,炮管下可以躲下5個人以上。看到雪崩,史蒂夫沒有隨大部隊逃往山谷的正中央,而是躲在了炮管下,跟他一起躲在炮管下的還有另外一名士兵。
等到山谷恢復寧靜的時候,史蒂夫和那名士兵幸運地逃過了雪崩,其他人則全部被積雪活埋。這次雪崩共埋葬了兩國近兩萬人的軍隊,只有史蒂夫和那位士兵以及另外三名奧匈帝國計程車兵倖免遇難。
整個師都覆滅在雪崩之下,但史蒂夫卻存活下來,救他的也就是那座遠端炮。在戰爭史上,這也算是一個巨大的巧合,如果不是現代化的火炮,根本就不會使山上發生雪崩。但也正是現代化的遠端炮拯救了幸運的幾位士兵,這是巧合,還是宿命?
沒有識別對手的戰役
古代兵法裡講:兵不厭詐。說的是作戰時儘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偽裝就是迷惑對方的手段之一,這種方式在混戰中極為有效。《亮劍》裡,李雲龍就曾用這種方式大敗國民黨軍,取得勝利。然而,偽裝還有一個不好的方面就是有可能把己方的人員也迷惑了。一戰時,就曾發生了這樣一件巧合的事,雙方的偽裝都迷惑了對方。
這件事發生在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兩個核心國家——德國和英國之間,他們的軍艦在一次海戰中因使用偽裝,結果弄巧成拙,造成巨大的損失。在日德蘭海戰之前,英、德兩國的海軍多次交手,互有勝負。為了彌補各自軍艦的不足,兩國政府下令徵用部分運輸船改裝成軍艦,以供海軍使用。
英國的“卡門尼亞”號郵輪是當時比較豪華的一艘巨輪,曾駛往歐洲各沿海國家的主要港口。英國改造的第一艘運輸船就是“卡門尼亞”號,他被裝上防彈裝甲,配置了各種火炮和機槍。與此同時,德國的“特拉法加”號客輪也被改裝成軍艦。為了能趕上一般巡洋艦的能力,德國工程師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不過改裝一艘軍艦,總是比重建一艘軍艦更為迅速。
改裝後的巡洋艦依然叫原來的名字,為的是便於識別。它們迅速投入了海戰中,作為大型巡洋艦,它們都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卡門尼亞”號和“特拉法加”號同時被派往南大西洋執行任務。真是十分的巧合,如果它們不是被同時派往南大西洋,就不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特拉法加”號巡洋艦的艦長,曾在荷蘭的鹿特丹見過英國的遊輪“卡門尼亞”號。他認為如果把“特拉法加”號偽裝成英艦“卡門尼亞”號,則在這片常有協約國船隻出沒的海域,將會更加便於偷襲作戰。於是,經過幾個星期的改造,“特拉法加”號偽裝成英艦。巧合的是,英國的“卡門尼亞”號艦長也是同樣的想法,而且也同樣做了,只是更巧合的是,他竟然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