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族的開創人約瑟夫?肯尼迪在二戰前夕拒絕幫助歐洲的猶太人逃離納粹分子的追殺而引起。在1938年到1940年間,喬?肯尼迪擔任美國駐英國大使時,親眼目睹猶太人被納粹壓迫的場景,但是肯尼迪始終保持和猶太人的距離。後來,約有500名猶太人上門求救,請求他簽發去美國的簽證,以逃脫納粹的屠殺。但是老肯尼迪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於1940年任期未滿時,離開英國回到美國。 1940年他回到美國,從此,“肯尼迪家族的詛咒”開始了。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一家之言,圍繞肯尼迪家族命運之謎的猜測還很多。但不管如何,在人們的記憶深處,肯尼迪家族將長久地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大戲劇家身上的巧合
莎士比亞是為人們所熟知的英國著名的戲劇家和詩人,同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並列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作家。至今人們依然記得他筆下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這些文學形象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他的文學作品大多都被改變為電視和電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現代人,那麼他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巧合和經歷呢?
1564年4月23日,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嬰兒誕生了,他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亞。孩子的父親是一位賣肉的屠夫兼牧場主。童年時代的莎士比亞曾經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為其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好景不長,他的父親做生意不慎破產,小莎士比亞失去了家庭的呵護,不得不輟學謀生。他先後幹過肉店學徒、鄉村教師、劇場雜役、演員和編輯等職業。這些不同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更多地接觸和了解了社會現實,為其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基石。後來,他正式走上了戲劇創作道路,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他的一生可謂著作等身,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他寫出了三十七部戲劇、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詩。就其創作的內容而言,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就其創作的藝術風格而言,其作品充分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可以說莎士比亞的思想是走在時代的前列的。
他的代表作,也即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作品,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和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等。他的這些作品也早已超出英國,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為世界人民共同分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亞於1616年4月23日病逝。52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度過了50多個春秋後,悄然離世。他的去世震驚了當時的英國,許多人趕去弔唁他。生與死都在同一個日子,這在普通人中也是不多見,對莎士比亞這樣一位大文豪來說,就更加巧合了。或許,這也正顯示了莎士比亞與眾不同的一面。
雪崩埋葬兩個師
戰爭永遠都是屬於勇敢者的遊戲,在戰場上只有勇敢者才能活著走到最後。但是,有時也會有幸運計程車兵,他們是憑藉運氣才活了下來。史蒂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戰時期義大利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跟另外一名士兵是一場戰役的僅有幸存者,但是他倖存的原因不是因為他英勇善戰,也不是因為他臨陣脫逃,而是靠運氣。是巧合讓他們倆存活下來。
一戰時同盟國德、奧挑戰協約國英、法的戰爭,隨後有幾十個國家參加進來。義大利本來是同盟國,但是它在戰爭爆發後,見風使舵反而投向了協約國,向德、奧宣戰。義大利的這一背叛行徑遭到德、奧兩國的憎恨,他們派遣軍隊進攻義大利,企圖使義大利“回心轉意”。
戰爭進行到第三年,這是關鍵的一年,德國在西線跟英法聯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爆發了幾次慘烈的大戰。兵力有限,德國無法向南線派遣軍隊,只能倚靠奧匈帝國的軍事力量。這一年寒冬,奧匈帝國的軍隊與義大利的軍隊遭遇在杜魯米達山谷,這個山谷是通往義大利的必經之路,如果奧匈帝國佔領這裡,就可以俯視亞平寧半島。
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也引起了義大利的重視,義大利國王派遣了精銳的第11師前去守衛。史蒂夫就是這時隨軍趕往前線的,他所在的師日夜兼程,終於跟奧匈帝國的軍隊同時趕到。兩國的軍隊各自站住山谷的一端,阻止對方的進攻。當天夜裡,戰鬥就打響了,雙方先是一陣炮戰,然後是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