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老子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有無相生;正反相倚;都有兩個方面。它們也都在不停地變化轉換著;人們很難去把握住他們。人們往往認識到這一點;卻忽略了另一點;講的道理再多;也只是在某一點上有些體會;這就是“道心惟微”、道心難明。現在有辦法了;就要是“允執厥中”;把握中正之道,破除偏執;防止片面;就可以認識無窮的宇宙。他把這個方法歸納為八個字:“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老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被後來的人常常引用。這就是說,禍是福產生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漢朝有一部叫《淮南子》的書,這部書的內容很多是根據老子的思想寫成的。其中有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人,住在距離塞上不遠的地方。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鄰人們都替他惋惜,他的父親卻說:“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又跑回來了,並且帶來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人們又都來慶賀,他的父親說:“怎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家裡有好馬,他又是一個喜歡騎馬的人,結果墮馬跌折了腳骨。鄰人們都來慰問,他的父親卻說:“怎知道這又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匈奴兵大舉入侵,附近的青壯年大都被徵去當兵,在戰爭中犧牲了。他卻因為跛腳未能出征,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這就是後來人們常常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成語的由來。
這個故事裡所說的好事和壞事,都是從個人和家庭狹隘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衡量的。但是,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和古代思想家從實際生活經驗中,初步臆測到好事和壞事可以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原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說明老子沒有把對立物的雙方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是看作生動的、可以變動的東西。
老子的理想社會和政治是“小國寡民”。老子描繪的社會圖景是: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人民不用拿生命去冒險,也不用向遠方遷移。雖有車船用不著乘坐它,雖有武器裝備也沒有地方用它。人民安居樂業,國家之間和睦相處。他懷戀那種結繩記事簡單原始的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於當時各諸侯國間連年戰爭,生活動盪,民不聊生,人民迫切希望社會安定的願望。但老子不瞭解歷史的發展規律,這種“小國寡民”的主張違揹人類進步,是社會的倒退,只不過是一種空想,反映了沒落階級對現實鬥爭的無可奈何,逃避現實的消極態度和思想。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用虛無的本體“道”代替商周以來的天命論,否定客觀世界的物質本源。他看到自然界的盛衰消長、社會上的對立和鬥爭,認識到事物的對立方可以互相轉化,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他把這種變化認為是迴圈往復,看不到事物不斷向前發展變化的本質,因此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他教人無為、居下、自然、柔弱、愚魯,從反面看問題,他的這一思想,擴大了人類文化的廣度和深度,增加了韌性。同時也抹煞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導致消極的宿命論。老子的思想豐富而深刻,既有唯物主義傾向又有唯心主義的成分,對後世的思想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文化遺產:
太清宮:亦稱“下宮”;位於嶗山東南部下宮灣畔;前臨浩海;背依七峰。太清宮是嶗山規模最大的道觀。據史料記載為西漢建元元年道教弟子張廉夫為紀念供奉老子而建。
東漢桓帝時,尊老子為道家鼻祖,在太清宮鎮建老子祠。李唐王朝建立後,尊老子為李姓始祖,對老子祠大加修繕。唐玄宗天寶二年,將老子祠更名為太清宮,建老子母親李夫人祠名洞霄宮。北宋祥符七年,宋真宗親赴太清宮、洞霄宮拜謁,並勒刻宋真宗為老子母親所作的贊文,即《先天太后贊》碑。該碑高8米餘,乃真宗御製、御書並篆額,俗稱“三御碑”,儲存完好,至今仍立於洞霄宮前。金代的《續修太清宮碑記》,詳細記載了太清宮歷遭兵焚、水患及金代重修的情況。大量的文獻、碑刻及發掘的實物資料表明,從漢代以降,官方和民間一直把鹿邑太清宮作為老子的誕生地和老子故里進行祭祀。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