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990年縣政府籌資進行重修,在封土周圍用青石壘砌,墓地四周用紅磚砌設圍牆,總面積6400平方米。
墓前原有石碑兩座,一座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補建荀子墓碑”,碑額為篆文,碑文為楷書,有四角碑帽。其左側的一座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碑文為楷書,碑額為二龍朝珠圖案。
1977年被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後,蒼山縣另立保護標誌碑一通。
言論:
【原文】: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言善,身行惡,國妖也。
——《荀子·大略》
【譯文】:嘴裡能講出來,又能身體力行,這是國家的珍寶;嘴不能講,但有實際行動,這是國家的重器;嘴上講得好,而行動上做不到,還能為國家所用;嘴上說得漂亮,而行動上則為非作歹,這種人,是國家的妖孽。
現實意義:善惡觀念,是最起碼的價值觀念。嘴巴上講講善惡,或許是容易做到的,問題的關鍵是行動,善事哪怕再小,也用心努力去做,惡事再小,也絕不參與。荀子最反感的是言善行惡,他把這種人稱為妖孽,說明為善去惡、知行合一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節 道家
道家,是在老子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學派。因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張一切行為都遵循於道,所以人們稱其為道家。
道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個學派。道家學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所開創,並在莊子那裡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後來,人們把以老子和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宗旨的學術派別通稱為道家。
秦漢之際有“黃老學派”,以黃帝和老子並稱來說明道家源於黃帝,但那只是一種假託。就道家思想的奠基來看,道家的開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書,它是我國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獨具特色的哲學經典著作。
《老子》一書大約只有五千字,它圍繞“道”和“德”系統地闡述了老子的思想,後來人們也習慣把它叫做《道德經》。因道家崇尚《老子》一書,西漢的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指》中開始稱其為“道德家”,《史記·太史公自序》和《漢書·藝文志》則正式稱其為道家,並列為“九流”之一。
由於後來的道教思想核心是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哲學為基礎的,道家哲學的主要精神也被貫穿於其中,於是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並將他的《道德經》作為主要經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歸入道家之列。
繼老子之後,有許多學人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楊朱、宋鈃、尹文、彭蒙、慎到、田駢等,他們大都遊學於戰國時期各學派薈萃的學術中心——齊國的稷下學宮,人們通常稱其為“稷下道家”或“黃老學派”。
而莊子則是繼老子之後道家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體現在《莊子》這部稀有的奇書中。他以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探討和闡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學,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備,他的學術思想對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們也把道家思想稱為“老莊之學”。
先秦時期以老莊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憤世嫉俗而遠離政治,著重於追求內心自由、清靜無為和返璞歸真。而漢初黃老道家則開始干預政治,繼續相容幷蓄,博採眾長,因循自然,從無為中尋求有為,從而得到了統治者的推崇。
秦亡漢興,社會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隨著秦二世的滅亡已聲名狼藉;儒家思想則因其較為複雜繁瑣而一時不能為統治者所賞識;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為它清靜無為,簡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於民眾的休養生息,再加上以劉邦為代表的漢帝國的創立者大都來自社會下層,因此,簡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們的青睞,這就是黃老之學在漢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漢前期,相國曹參就採用了蓋公的黃老之術來治理國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讚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黃老之說,主張“清靜無為”而治,因竇太后也偏好黃老學說,不喜歡儒學,以致景帝及太子(即後來的武帝)都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被後人稱之為“文景之治”的繁榮,與文帝和景帝時期所採取的清靜無為的治國無術不無關係。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東漢時期,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