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墓�依鎰鱟鷗吖佟K樟�逄ㄒ院罅僥輳�樟�15個加盟共和國中的11個,他們的首領都是以前蘇聯共產黨的高階領導。其中五人曾是蘇聯共產黨政治局委員。既然有人說黨—國精英被打敗了,為什麼我們統計出來的原蘇聯領導人在後起各國的領導層中仍佔優勢呢?
扎斯拉夫斯卡婭的下面一段話或許是對的,她說,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之初,許多在傳統體制下的中層和下層領導對黨的新的領導人所倡導的改革是難於接受的。但是,真正的動力來自1987年前後開始的改革,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改革的性質很快就發生了變化。從這場鬥爭的最終結果來看,我們接收到的訊息是過時的。
事實表明:黨—國精英中起決定作用的那一部分人,從懷疑改革很快就轉變到以極大的熱情擁護激進的改革——以資本主義來取代社會主義。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黨—國精英為什麼會擁護資本主義(1)
黨—國精英為什麼會退回去加入親資本主義同盟呢?怎樣看待他們對社會主義的承諾呢?要知道,這是他們過去都表示要遵守的承諾。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表示是毫無意義的。正如我們在第2章中所看到的,蘇聯黨—國精英中的絕大多數在方法上,都是注重實際的,而不是執著於某種意識形態。他們之所以加入共產黨,是因為入黨對他們在職務上的提升有好處。他們受到激勵,不是由於獻身於某一意識形態,而是為了追求物質利益和權力。透過入黨和進入到精英階層,他們確實可以得到錢與權。這種對黨的態度,當1991年7月一個擔任政府官員很長時間的人在被問及他是否是一個共產黨員時,他作了很好的表述:“我當然是一個共產黨員,但是,我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
在20世紀80年代,絕大多數的黨—國精英都是追求名利和地位的人,他們從沒有考慮過為蘇聯社會的未來選擇方向。中央集權制不允許對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有絲毫的懷疑。但是,一旦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開啟了人們對社會的前途和命運的討論和爭論的大門,不同的觀點就找到了傳播的捷徑,這些黨—國精英突然之間發現自己不得不面對這種討論。
在20世紀80年代末,關於社會發展的前途問題,有三種相互爭論的意見。戈爾巴喬夫及其同盟想對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民主化和地方分權,讓工人成為他們企業的主人,讓人民在國家中獲得政治上的自主。這種改革的方向使黨—國精英受到威脅,他們手中的權力和物質利益方面的特權將會削弱。他們有可能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僕,對人民負責,而不是做他們的主人。不管是在莫斯科某一國家部門掌權,還是在一家大企業當官,那些從事經濟管理的人,就不得不對他們的手下放下傲慢無禮的老闆派頭,學會耐心做說服工作和學會妥協,而不是作出絕對命令。蘇聯政府官員平日裡花言巧語,聲稱工人階級的國家比西方有更多的民主,戈爾巴喬夫的這一改革措施雖然沒有對黨—國精英的職位作出很大的改變,但是,它卻意味著這些精英分子所真正關心的物質利益和權力的減少。
黨—國精英中確實有一些人相信社會主義的理想,而且堅持透過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來實現這些理想。戈爾巴喬夫在1985年至1991年的著作、演講和行為表明,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社會主義民主的理念。在1992年10月,蘇聯總理尼古拉·雷日科夫堅持說他仍然支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他表示原來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絲毫不包含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偏離”。他認為“轉變經濟體制、理順社會主義內部的關係,使之更有效率”,這才是改革的正確的目標。葉戈爾·利加喬夫在最近出版的備忘錄中甚至還把那些不友好的批評家當作是社會主義理想的真正信仰者。那些信仰社會主義的黨—國精英,熱情響應蘇聯社會主義改革和民主化的號召。但是,他們在數量上十分有限。
第二種主要觀點認為應該回到原來的舊體制,只能作點滴的改革。共產黨應該繼續執政,應該繼續在莫斯科指揮經濟的發展,政治生活也應該回到勃列日涅夫時代,黨—國精英為什麼不能堅定不移地回到這一地位,就像他們告訴我們的訊息中所說的呢?
大多數的黨—國精英確信原有的體制需要作很大的調整。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舊體制越來越沒有效率。這些黨—國精英都不願意為這種效率越來越低下的體制負責。如果這種效率的下降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最後,他們是無法維持自己的統治的。不支援改革,黨—國精英也會感覺到壓力。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