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就再也見不到任何建立民主制度、保障個人自由的進一步舉措了,除了蘇聯後期取得的成就,一切還是老樣子。1991年12月之後最大的變化是,葉利欽領導的政府以及他所倡導的運動,推行了一項旨在迅速而根本地改變俄羅斯社會經濟體制的方案。葉利欽政府試圖儘快消除社會主義體制的殘餘,為資本主義體制打下基礎。
儘管葉利欽及其追隨者確實倡導民主和個人自由,但在蘇聯###中最終把他們的立場突顯出來的,卻是他們用類似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取代蘇聯體制的決心。這一目標把他們和戈爾巴喬夫建立民主社會主義的努力區別開來,也把他們和保守派的只對國家社會主義體制作微小的變革的主張區別開來。由此看來,把葉利欽領導的運動稱為“親資本主義聯盟”,並無不當——“親資本主義”,因為引進資本主義的決心是其最明顯的特徵;“聯盟”,則因為運動極為鬆散,組織混亂,在蘇聯社會內部各種勢力中胡亂尋求支援。正如我們在第1章所知道的,並不是每一個熱情的支持者都把“資本主義”當作目標。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該運動越來越趨向推行企業私有化和市場自由化的方案,一旦它掌握政權,就急不可耐地開始建設一種誰都會把它當作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體制。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方案無意中為“親資本主義聯盟”的滋生壯大提供了方便,後者最終成了有關蘇聯未來之戰的勝利者。它之所以贏得這場鬥爭,是因為它能夠在蘇聯體制尚處於變化之中的制度之內,在社會變革鬥爭中的那些積極分子身上,凝聚最強大的力量。其勝利的關鍵,在於得到了蘇聯體制中的黨—國精英們的支援。在本部分,我們將考察這一過程是如何展開的。
改革有三個主題。第一個是公開性,即放寬意識形態控制,公開討論和辯論文化生活。第二個是經濟改革,即用改造過的社會主義經濟取代高度集權的、死板僵化的、無效率的舊經濟機制。第三個是蘇聯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第4章至第6章分別追溯了這些改革主題的演變過程。我們將看到改革的每一方面是如何改變了蘇聯社會,結果使得“親資本主義聯盟”的發展深受鼓舞,其政治實力猛增。第7章詳細地考察了黨—國精英中的部分關鍵人物為什麼和如何不再給“親資本主義聯盟”以支援。
本部分的最後一章,第8章,考察了最後幾年蘇聯社會中複雜的###的展開過程。在這一章,我們發現了“親資本主義聯盟”在經濟極度混亂、民族矛盾尖銳的局勢下,是如何能夠擊敗其對手的。我們還將看到,蘇聯國家的解體,不只是民族情緒高漲的結果,也是“親資本主義聯盟”的政治目標,要想掌握政權,它就必須把俄羅斯共和國與其他加盟共和國分離開來。
第4章
公開性與知識分子(1)
戈爾巴喬夫掌權後的第一個重大變化不是發生在經濟領域,而是發生在文化領域和個人權利自由的思想領域。1986年初,戈爾巴喬夫始創了被稱作公開性的政策,它要求解除對公開討論和個人意見表達的限制。這一消除文化和政治壓制的決定,是戈爾巴喬夫改革日程中的第一步,它之所以面世,也許是由於這一信念的作用:如果人們對改革依然無動於衷、誠惶誠恐,那麼經濟改革就不可能成功,甚至一步都挪不動。也許它是希望,公開性將會喚醒人們,激發他們採取實際行動來支援蘇聯體制的改革。公開性對蘇聯知識分子造成了很大的震動。所謂“知識分子”,我們指的是這樣一些人,他們的工作是發展和表達觀點、知識、價值和想象——也就是說,那些作家、藝術家、記者、自然和社會科學家、學者以及其他類似的職業者。
公開性政策剛出臺時,知識分子的喜悅之情一度轉化為對戈爾巴喬夫及其政策的強烈擁護。但是,相當大一部分新獲自由的蘇聯知識分子,最終走向了與戈爾巴喬夫建立改良的社會主義的中心目標相反的道路。
戈爾巴喬夫當上總書記兩個月之後,禁放電影《阿戈尼亞》被解禁,在莫斯科人看來,這是新自由來臨的鐘聲。1986年2月,著名的###阿諾託利·夏蘭斯基被釋放出獄。 [2] 而蘇聯氫彈之父、著名的物理學家、###者安德烈·薩哈羅夫突然於1986年12月從他的流放地高爾基市被釋放出來時,全世界都被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個人創舉所震驚。
釋放###是朝著轉變政治氣氛的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賦予大眾媒體新的自由。1986年3月,戈爾巴喬夫邀請大眾媒體批評蘇聯黨政機關。不久,許多主流報刊的主編易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