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第2/4 頁)
重開勘合貿易,所以這一次足利義滿派祖阿和尚到大明來,特意讓他做了副使。
肥富向祖阿鞠了一躬,在他對面的蒲團上盤膝坐下,焦急地道:“大師,我出去打聽過了,情況不妙啊,大明有很多言官都反對與我日本重開貿易,理由是我日本海盜不斷襲擾大明海疆,而我日本國打擊海盜不力,甚至有縱容之嫌,所以他們請求大明皇帝陛下拒絕與我國通商。前天的訊息是真的,今天他們上朝的時候又提起了這件事,我看大明禮部的人總是拖延我們,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不不不不……肥富啊,你不瞭解中國之人,呵呵呵呵……”
祖阿鎮定自若,撫須微笑道:“你不用擔心,你說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祖阿怡然說道:“中國,乃君子之國,好名而不重利。《弟子規》上說: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自當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中國人在乎的只有道,而道的載體是禮,禮的表象就是名。他們比你強大的話,他們認為那是道的勝利,如果他們比你弱小,那就是器不如人,大道永遠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就自認為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了,你明白麼?”
“不明白!”
肥富把胖臉搖了一搖,回答道:“大師所言實在是太深奧了,肥富沒有聽懂。”
祖阿呵呵笑道:“說白了,就是愛面子!”
肥富恍然大悟:“啊!大師這麼說,我就明白了!”
祖阿道:“整個中國,上至皇帝以及朝廷的大臣,下至把持著大明政權基礎的所有讀書人,他們只為一件東西而活——面子!儘管他們對之冠以種種美妙的說法,對個人,那就是君子憂道不憂食,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國家,那就是天朝上國,撫夷恩遠。”
“所以,就算有些言官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的皇帝和那些掌權的大臣們也不會在意的,他們只會在意我們是否稱臣,態度是否恭敬,只要我們做到這一點,那就是他們道的勝利,中國人對面子的執著,就象你們商人對利益的追求一樣孜孜不倦,很令人不可思議的。
不過,這就是我們此番出使中國一定可以成功的保證。你放心好了,等到他們的皇帝陛下接見我們的時候,我們只要獻上我們的謙卑,給足了他們面子,就一定可以得到將軍閣下想要的利益!商品、銅錢、詩書……一切的一切!”
“哈哈哈哈!”
“呵呵呵呵!”
說到得意處,兩個人一起大笑起來。
院門口兒,夏潯納悶地問剛剛追上來的鴻臚寺的通譯:“我說,這倆日本人說啥呢這麼起勁?”
那通譯長得五大三粗的,還一臉的絡腮鬍子,簡直就是一個赳赳武夫,他探頭往院裡瞧了一眼,壓著嗓子道:“俺不知道啊大人,俺剛追過來,就聽見一句‘一切的一切!’”
做翻譯的可不見得就是有學問的,尤其是那時候,當翻譯的都不是甚麼正兒八經的讀書人,甚至壓根就沒讀過書,只不過他們通曉外語罷了。由於當時大明接觸比較多的都是北方民族,所以當時通譯院的人大多是從遼東選送來的,女真翻譯、朝鮮翻譯、蒙古翻譯、日本翻譯等等。
這個身材高大滿臉鬍鬚的日語翻譯就是遼東的女真人,他娘是女真人乘船出海,打劫日本沿海時擄回來的日本女人,因此他通曉女真、日本和漢語三種語言,在通譯院是從七品的通譯,級別最高。
夏潯點了點頭,向那小沙彌圓通示意了一下,圓通便走進去,向兩個日本國使節稽首說道:“祖阿大師,肥富施主,大明國輔國公楊旭大人到了。”
“啊!哪位是輔國公大人?”
祖阿臉色微微一變,扭頭看見站在院門口的夏潯,連忙站起身來,匆匆走到夏潯面前,雙手合什,正容施禮道:“這位想必就是輔國公大人了,老衲日本國鹿苑寺僧人祖阿見過大人!”想不到這人竟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夏潯瞟了眼旁邊的翻譯,心道:“這人倒是用不上了。”
一旁肥富也匆匆跟了過來,一躬鞠到地上,態度十分恭敬。
夏潯微微欠身還禮,說道:“是道義大師派遣高僧到我大明來的吧?本國公這些時日一直在為清剿倭寇之患在外奔波,勞大師久候了。”
祖阿聽了,白眉微微一揚,重新審視地看了一眼夏潯,臉上不無訝色。
大明以天朝上國自居,對周圍諸國一直沒有刻意地瞭解,對日本同樣如是。足利義滿第一次遣使來與大明建交的時候,用的是“日本徵夷將軍源義滿”的名義,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