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部分(第2/4 頁)
不起任何人的注意。
剛剛回到客棧,就有東廠番子進來稟報:“廠公,我們奉命監視那沈文度,發現有遠道而來的人登門拜見!”
沈文度此刻正在兩淮鹽場,他為紀綱打理的生意很多,但是最大的財源就是鹽場,所以一年有大半時間要呆在這兒,東家啃一口,西家咬一下,人人恨他入骨,卻不敢得罪他。
如今他已在此地置了宅子,還娶了一個外室。木恩自從接到夏潯的秘信,就開始部署對紀綱全力偵察,沈文度早在他們的嚴密監視之中。
聽了那番子彙報,木恩問道:“來人身份可曾查清?”
那番子微微一笑,道:“那客人從北邊來,從其舉止作派來看,十之八九是錦衣衛的人!”
木恩聽了,便在房中踱起步來,陳東的目光追著他的身影,見他久久不語,忍不住問道:“廠公,你看咱們該怎麼辦?是故作不知,還是……”
木恩站住腳步,沉聲道:“抓起來!”
木恩把一隻手張成爪,再狠狠地攥成拳:“全都抓起來,一個也不放過!”
陳東提醒道:“廠公,皇上還未下旨,萬一事有不逮,你看是不是……”
木恩搖搖頭,冷冷地道:“錦衣衛一向飛揚跋扈,如今,也該輪到咱們揚眉吐氣了!去!把沈文度家裡的蛇蟲鼠蟻一股腦兒地都給本廠公拿了!就憑他那諸般惡行,就算他紀綱是一座不周山,這一遭也得被撞倒!”
第998章 永樂大鐘
一個深近十米的深坑巨穴,由七節“外範”依次對接,形如七級浮屠。
大鐘“內範”的製作耗時最久,首先要請當世最有名的書法家在紙上謄寫好所有的經文和朱棣親筆寫下的鐘序,以及十二宏願。
工匠們再根據鐘體不同斷面的半徑和厚度設計車刮板模,上面均勻地塗上細泥,把寫好經文的宣紙反貼到細泥層上,將近二十三萬字的經文一個字一個字地刻成陰字,然後將板模加熱燒成陶範。
大鐘的“外範”則因鐘體巨大,泥範分成七節,塑好之後低溫陰乾,焙燒成陶,然後再進行拼接,整個拼接過程必須天衣無縫,哪怕是纖毫之隙、分厘之差,都會引起“跑火”,導致鑄造失敗。
“外範”四周整個洞壁是用草木灰和三合土層層夯實過的,非如此不能承受澆鑄這樣一口巨鐘的過程中產生的強大壓力。
今天是試鑄,先鑄一隻與永樂大鐘一模一樣的鐘,唯一的區別是,這口鐘的內壁不會有經文,因為那製作耗時最久、用的功夫最大的刻滿經文的“內範”一旦鑄造失敗,就會遭到破壞,所以試鑄時是不會用上的。
巨坑上面的澆鑄口一共有四個,四條陶泥的長槽一路向高處延伸過去,將數十座熔爐接引在一起,烈火熊熊,熔爐上方沖天而起的熱浪讓鑄鐘廠上空的空氣都發生了扭曲,仰頭看天空的雲彩時,會有種看著水中倒影般盪漾的感覺。
爐子下方,無數的工匠一鍬鍬地往爐中添著煤,另外還有人在向爐內拼命地鼓風,確保那爐溫始終保持在最高,匠師們則緊張地四下奔走,匆忙地做著開爐前的最後準備。
分別引向四條澆鑄槽的數十座熔爐中,所新增的金、銀、銅、鐵、錫、鉛、鋅、矽、鎂等各種金屬成份的含量是完全一致,當初稱量時可是精確到了“錢”的標準,一隻四十六噸重的巨鍾,每一口熔爐裡的金屬成分居然精確到了一斤一兩一錢。
皇帝和皇帝國戚、文武百官站在遠處德勝門的城樓上,看著那熱浪升騰,看著那數十座高爐周圍無數緊張運作的人群。
雖然今天是試鑄,但是所有人都很緊張,這是一口前所未有的巨鍾,冶煉、鑄造各個方面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如果這次試鑄失敗,就得仔細研究各個環節的缺陷,從頭進行摸索,那就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了,如果試鑄成功,真正的永樂大鐘自然可以隨時問世。
“開爐啦!”
一聲大喝在雖然忙碌卻顯得異常靜寂的工地上驟然響起,高處一杆大旗唰地一聲落下來,數十口熔爐同時開爐,熱浪衝霄,大火流金,鐵汁沸騰。朱棣不由自主地向前急走幾步,扶著碟牆站住,屏住呼吸看著。
朱高燧、朱瞻基和夏潯、紀綱等人也不約而同衝上前去,工部尚書宋禮臉皮子繃得緊緊的,一瞬不瞬地看向那口深坑。
爐火純青,火焰沖天,金花飛濺,銅汁湧流,金屬化成的洪水從一座座熔爐中奔湧而入,注入陶泥的長橫,只見四道火紅的怵目驚心的洪流翻滾著撲向那深坑……
地坑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