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這樣來實行仁道。所謂恕道,我們在 本書中已經多次提到,這就是孔子反覆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它的積極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總起來說,是 一種將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這種思想來處理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如果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一種認識的快樂,局 限於自身;那麼,“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種實踐的快樂, 涉及到他人與社會了。
由此可見,“萬物皆備於我矣”所引出的,是認識和實踐兩大 領域的儒學追求:一是“誠”,二是“恕”,都是儒學的核心內容。 單從“萬物皆備於我矣”這句話給我們的感覺,則是一種充滿主 體意識,樂觀向上的心態,的確有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那著名的命 題”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風貌,給人以認識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氣和信心。
………………………………………………
隨波逐流,平庸之人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 道者,眾也。”
【譯文】
孟子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習慣了不想想為什麼 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是平庸的人。”
【讀解】
在黑格爾哲學中,這樣的人是處於“自在”狀態的人,尚沒 有達到“自為”的程度。所謂“自在”狀態,就是缺乏“自覺”的 主體意識,不能自己認識自己。所謂‘咱為”,就是具有獨立的主 體意識,幾事都要問個“為什麼”,做一件事,知道自己為什麼要 做,在生活中不斷反省,認識自己。如此一對照,孟子所說的 “眾也”當然也就是“自在”狀態的人了。當然,這個“自在”的 概念,不是我們平常所說“自由自在”的意思。
在們今天的生活中,這種人被視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鍾,隨 波逐流混日子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子慣成自然”,在實際生活中,有多 少人真能凡事都問個為什麼呢,?
“認識你自己!”古希臘智者的確這樣提醒過我們。
可當你每天蹬著腳踏車在上班的人流中“隨波逐流,時,你 想過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嗎?
………………………………………………
無恥之恥,無恥矣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①恥,無恥矣。”
【註釋】
①之:至。
【譯文】
孟子說:“人不可以不知羞恥。從不知羞恥到知道羞恥,就可 以免於羞恥了。”
【讀解】
俗話說:“人有臉,樹有皮,電燈泡兒有玻璃。”
羞恥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無恥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間有羞恥二字。
《法句經》說:“那些不以該恥者為恥,而抱待邪惡之念的人, 將會下地獄。”
他們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筆下的達爾丟夫,但, 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獄的人,當然,或許還有西門慶、潘金蓮 。。。。。。
然而,一旦他們知道羞恥,也就可以升遷煉獄,“浪子回頭金 不換”,說不定還有一二上天堂的機會哩!
無恥至恥,免於羞恥。
………………………………………………
恥之於人大矣
【原文】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①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 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註釋】
①機變:奸詐。
【譯文】
孟子說:“羞恥之心對於人至關重要!搞陰謀詭計的人是不知 羞恥的。不以自己不如別人為羞恥,怎麼趕得上別人呢?”
【讀解】
“我
一念之差
出賣了無辜的人
我有大罪呀!”
猶大羞愧難當,跟踉蹌蹌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樹下吊死了。 (《馬太福音》)
自從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偷吃了善惡果,羞恥之心便油然而 生。人類雖然因此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園,但卻獲得了在現 實土地上生存的權利。
“知恥近乎勇。”(《中庸》)
縱使罪孽深重如猶大,羞愧而死,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