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則葸①,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②”。
【註釋】
①葸(Xi):畏縮。②絞:尖刻傷人
【譯文】
孔子說:“恭敬而不符合禮就會勞倦,謹慎而不符合禮就會 畏縮,勇敢而不符合禮就會作亂,直率而不符合禮就會尖刻傷人。”
【讀解】
恭敬、謹慎、勇敢、直率就一般意義說來都是屬於好的品格, 但如果不用禮來進行規範,那也都會出問題。這裡的禮不是我們 個天所說的禮貌,而是指禮法,即禮的法度。實際上,也就是指 無論做什麼都要合度的問題。比如說,對人恭敬當然是好,但如 果一味恭敬,恭敬得過了頭,就會顯得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用 孔子的話來說,就會“勞倦”,怎麼勞倦?翻譯成我們今天常挖苦 這類人的話,就是‘你活得累不累啊!”因為他逢人便打拱作揖, 恭敬有加,而不是按照禮法.該恭敬時恭敬,該不卑不亢時不卑 不亢。謹慎也是這樣。謹慎好不好?謹言慎行,很好!但如果一 味謹慎,則成了謹小慎微,走路怕踩死了螞蟻,樹葉掉下來怕打 破了頭,畏畏縮縮,窩囊無能,結果是一事無成。“勇而無禮,則 亂”。這話很好理解,只有勇敢.不講禮法。“捨得一身剮,敢把 皇帝拉下馬。”當然是要出大亂子的了。我們今天已無皇帝可拉。 但一味地勇,像個莽張飛或黑李逵,那也會出亂子闖大禍的、“直 而 無禮則絞。”直率是個性坦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對就對 下對就不對,說話不轉彎抹角.直來直去。這本來也沒有什麼不 對.人們還常常很喜歡這種人,但如果一個人太直戇了了,直得來 一點也不知迴避,那往往說出話來弄得人下不了臺。尤其是做 領導的或做長輩的,遇到這種人那可就有你夠受的了。
所以、無論是什麼品格,一定要用禮來加以節制,加以中和, 這樣才們大言行合度,符合社會規範。
正因為禮有如此重要,所以孔子才一再強調:“不學禮,無以 立”(《季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禮是學的 關正核心內容所在,是一切個人修養的落腳點。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註釋】
①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
【譯文】
曾子臥床不起,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道:“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讀解】
朱熹解釋說:“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論 語集註》)也就是說,鳥因為怕死而發出淒厲悲哀的叫聲,人因為 到了生命的盡頭,反省自己的一生,迴歸生命的本質,所以說出 善良的話來。
人到生命的盡頭,一切的爭鬥,一切的算計,一切的榮耀。 一切的恥辱都已成為過去,現世漸漸退隱而恍若彼岸,與自己渺然 無緣。一種痛惜,一種對於生命的親切留戀油然而生,這是否是 人們常說的“良心發現”呢?如果是,那可真是發現得太晚了一點啊!
基督教不嫌晚,而是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良心發現”的一 瞬,於是有臨終懺悔的儀式。這種儀式,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科技 文明昌盛的今天,其基點是否正是建主立“人之將死,其言也 善”的認識上呢?
………………………………………………
鋒芒畢露就是禍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 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註釋】
①校(jiao)計較,較量。
【譯文】
曾子說:“能力強卻向能力弱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卻向知識少 的人心教;有學問卻像沒有學問一樣,滿腹經綸卻像一無所有一 樣,別人冒犯自己也不計較。我曾經有一位朋友就是這樣的。”
【讀解】
據說曾子的這位朋友就是那“大智若愚”的顏回。
古語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即使並不自滿,而只是才華橫溢,鋒芒畢露,也都容 易受到別人的攻擊,受到損傷。因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圍的人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