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4 頁)
“墟墓之間(7),未施哀於民而民哀;社稷宗廟之中(8),未施敬於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9),周人作會而民始疑(10)。苟無禮儀忠信誠愨之心以蒞之(11),雖固結之(12),民其不解乎?”
【註釋】
①本節選自《植弓》下。②摯:同“贄”,古人相見時所帶得禮物。(3)其:豈;怎能。已:止。。(4)有虞氏:古代部落,首領為堯、舜、禹。(5)夏后氏:古代部落,首領禹建立了夏朝。(6)斯:此。這裡指代信任和尊敬。(7)墟:廢墟。(8)社稷:這裡指祭祀土神和穀神得寺廟。(9)畔:同“叛”,反叛。(10)作會:舉行盟會。(11)愨(que):質樸。蒞(li):君臨。(12)固結:安定團結。
【譯文】
魯國 有個叫周豐得人,魯哀公帶著禮物去請求見他,他卻說:“不行。”哀公說:”我難道就此算了嗎?”於是哀公派使者去請教周豐說:“虞瞬沒有對百姓進行信義得教化,而百姓卻信任他;夏禹沒有對百姓進行誠敬的教化,而百姓卻敬重他。那麼,要進行怎樣的正教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敬重呢?”周豐回答說:“在先民的廢墟和墳墓之間,用不著教百姓悲哀,而百姓會悲哀;在社稷和宗廟裡,不必教百姓敬重,百姓自然會敬重。殷代統治者曾用誓言約束民眾,而民眾卻背叛了他們;周代的統治者曾舉行盟會來團結民眾,即使能使民眾安定團結,但最終民眾怎能不離散呢?”
【讀解】
這段關於對老百姓進行教育的說法,很容易讓我們想起至今還保留在北京的圓明園遺址。無論我們向人們講多少遍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罪行,都不如讓人們親眼去看看那些斷壁殘垣,荒草掩沒中的亂石。身臨其境,回喚起任何說教都無法達到的效果。
可是,並不可能什麼事都讓讓人們去耳聞目睹啊。這樣,說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說教似乎事無可非議的,問題在於,如果說教者只是板起面孔教訓別人,自己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出現,以為只有自己是正確的,最聰明,那麼事情準會出 毛病,被說教者就會產生反感和牴觸情緒。如今說教成了一個不大受歡迎的詞,原因多半就在這裡。說教者只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卻置身於要求別人做的東西之外,從來不在乎被說教者如何看自己,乾脆說,就是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所以,即使不能讓接受說教的人親身耳聞目睹,說教者自己也應當身體力行,明白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然後才能以說教者的身份與別人對話。記住這一點肯定是有益的
………………………………………………
齊大飢(1)
——做人不食嗟來之食
【原文】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2)。有餓者蒙袂輯屨(3),貿貿然來(4)。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5)!”何施而得斯於民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6),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7)!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註釋】
①本節選自《植弓》下。②食(si):拿飯給人吃。(3)蒙袂(mei):用衣袖蒙著臉。輯屨(jv):身體物理邁不開步子的樣子。(4)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5)嗟: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6)從:跟隨。謝:表示歉意。(7)微:不應當。與: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譯文】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無力地拖著腳步,莽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吃食,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揚眉抬眼看著他,說:“我就是不願吃嗟來之食,才落地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終於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該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則可以去吃。”
【讀解】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就出自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地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地施捨,哪怕是讓自己餓死。
咱們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用通俗的話來說,人活的是一口氣,即使受苦受難,也不能少了這口氣。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人窮志不短,不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餓精神的重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