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所以既不能離去,又不能坐視政權覆亡,當國君有 重大錯誤又不聽勸諫時,就可以另立新君。孟子在這裡是弘揚宗 族大臣的權力而限制君主個人的權力,從理論上說是正確的。但 我們知道,這種另立新君,在實踐上往往釀成的,就是宮廷內亂. 所謂“禍起蕭牆之內”,弄得不好,還會引起曠日持久的戰爭。
對異姓卿大夫來說,問題就要簡單得多了,他們既沒有王室 宗族卿大夫那麼大的權力,也沒有那麼大的職責。所以,能勸諫 就勸諫,不能勸諫就辭職而去,各走一方罷了。其實,這也是孔 子“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的意 思。
總起來說,孔、孟都提倡臣有臣道,臣有臣的氣節和人格,反 對愚忠,反對一味順從,這的確是有積極意義的。
………………………………………………
告子上
本篇集中討論人性問題,是孟子“性善論”思想較為完整的 體現。連帶的是仁義道德與個人修養的問題。對精神與物質、感 性與理性、人性與動物性等問題也有所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本書選14章。
人性向善,猶水就下
【原文】
告子①曰:“性猶湍水②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 水之就(4)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 使過顙(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 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註釋】
①告子:生平不詳,大約做過墨子的學生,較孟於年長。②湍 (tuan)水:急流的水。③信:誠,真。④就:趨向。⑤顙 (sang):額頭。
【譯文】
告子說:“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缺口 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無所謂善與不善,就像水無所謂向東流向 西流一樣。”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 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 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 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 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 改變也像這樣。”
【讀解】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辯風範。隨口接過論敵的 論據而加以發揮,以水為喻就以水為喻。就好比我們格鬥時說,你 用刀咱們就用刀,你用槍咱們就用槍。欲擒故縱,持之有故,言 之成理。“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平?”一語殺入穴道,只 需要輕輕一轉,其論證便堅不可移,使讀者讀來,不得不束手就 擒。於是,我們便都是性善論者了。
只不過,當我們放下書本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邪惡時,的 確又會發出疑問: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純 潔得一塵不染嗎?這種時候,我們即便不會成為苟子“性惡論”的 信徒,多半也會同意告子的觀點了罷:“人性之無分於善不時, 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
告子上
本篇集中討論人性問題,是孟子“性善論”思想較為完整的 體現。連帶的是仁義道德與個人修養的問題。對精神與物質、感 性與理性、人性與動物性等問題也有所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本書選14章。
人性向善,猶水就下
【原文】
告子①曰:“性猶湍水②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 水之就(4)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 使過顙(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 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註釋】
①告子:生平不詳,大約做過墨子的學生,較孟於年長。②湍 (tuan)水:急流的水。③信:誠,真。④就:趨向。⑤顙 (sang):額頭。
【譯文】
告子說:“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缺口 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無所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