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皇上平靜的聲音不吝於驚雷貫耳,不止皇后,就連地上的賈元春也驚恐的看他,如果皇上不可能再有子嗣,那皇七子如何出生?皇上儼然沒有跟她們解釋的意思,臉上掛著淡笑,似乎在回憶:“宋妃是封疆大吏之女,身份比你絲毫不差,我與她真心相慕,如同平凡夫妻一般。老三、老四、老五,以及早夭的二子,皆為宮女侍妾所出,母親身份低微且早已失寵,自六子永安出生後,朕早已打算培養他作承繼之子,宋妃身子虛弱,除了永安難以再生育——本來,朕請立宋妃作正妃的摺子已經在皇父案頭,可你卻請你那晨妃姑母從中作梗,皇父賜你作朕正妃!我本能與她安安穩穩的做對偕老夫妻,卻因你而敗壞!……如此便也罷了,總歸也是朕耽誤了你,可你萬不該插手去害她!害永安!害元家!”皇帝看著皇后搖搖頭,嘆道:“好深的心機手段,朕一直疑心你,卻始終查不出你的手段來,不成想皇后倒心寬,竟與你的殺父仇人賈史王薛這幾家相謀,元家滿門和宋妃,都是你作的內應,他們才能得手罷。”雖是疑問,可皇帝語氣平平,早已認定。皇后渾身哆嗦的不成個兒,看著皇帝,訥訥不成句。皇帝湊近她,在她耳邊低語:“別怕,朕總是會讓你壽終正寢的。那馬道婆雖有兩分歪能,可怎麼能讓皇后這般康健的身體敗壞如斯呢?皇后……腐心丸的滋味兒好受嗎?”皇后一把抓住他明黃的衣襟,哆嗦著嘴唇死命的搖頭。見她這幅模樣,皇帝居然笑了起來,邊笑邊附在她耳邊說:“皇后知道為什麼朕一直稱呼她宋妃,連個好封號都不追封給她麼?朕是不願意讓那些字眼倒擠走了她的姓氏去,她與你不同,你六親不認,她可是孝順的很……再說,何必追封個貴妃皇貴妃的呢,她是朕的元后嫡妻,她……會是宋皇后!皇后說好麼?”皇后再也忍不住,嘶聲裂肺喊叫道:“不可能!我才是你的元后嫡妻!縱然我死了,玉牒上、宗廟裡、史書工筆依舊是我為皇后!老聖人絕對不會允許的!還有朝臣!還有、還有……”皇帝直起腰,嘴邊掛著笑,顯然十分悅然,只聽他笑道:“怎麼會?你是工部侍郎載順之女,玉牒上記在的載順之女為桀妃,從朕登基起刻在玉牒上的元后就是直隸總督宋廣憲之女宋品!當然,這麼說,永安正是元后嫡子,何必桀妃操心呢?”皇后兀自不信,皇帝搖搖頭,“老聖人為何禪位,蓋因當年國本動搖,他不能服眾,朕既然能登基,自然早有人手勢力,宗人府宗令、玉牒館總裁,連同皇族宗長皆為朕所用,這有何奇怪?況且,桀妃忘了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吶!”皇后死死抓住被角,蜷縮到床裡頭去,彷彿害怕有人會把她從這代表身份地位的宮殿裡攆出去似得。拂袖離去前,皇帝四顧這華麗精美的皇后寢殿,回頭來笑道:“你為她佔著位子,省了朕不少心,這富麗堂皇的宮殿,便讓你住到死又何妨?據朕所知,平常百姓家哪兒有夫妻分而居住的,她的寢殿從來都在朕宮裡。你喜歡這兒,便賞了你,便是你死後此處也再不住人!反正宮裡先有個鳳藻宮,如今是這長春宮,誰說住在裡頭的就是皇后?”說罷,大步而去。周嬤嬤已經懵了,連同地下的賈元春,都心知她們連一絲活路都沒有了。後宮波瀾乍起,天翻地覆。只半月,鳳藻宮、長春宮、麗正殿、流華宮先後皆畢宮不允出入,曾經榮寵一時的元貴妃、吳貴妃、周貴人連同皇后,皆不知生死。當今頗為坦然,後宮動盪緣故被一一揭發,竟為“巫蠱之亂”,前朝震驚,幸而當今仁厚,言真龍有天庇佑,並不曾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因巫蠱之術牽扯眾多,致使血流成河。當今只誅除了首惡及同黨,將此事定為後宮以及外戚爭權所致。皇五子已然身廢,卻因巫蠱之術牽扯到外戚,而無人敢借此朝肅親王等餘下的皇子發難。藉此機會,皇帝命遍查後宮及外戚家族。元妃母家賈氏一族首當其衝。此時,雖也有數個家族牽扯其中,但朝臣的心總算是安了下來,畢竟當今並不重色,後宮中妃嬪不多,且出身顯赫可能牽扯進這巫蠱的也只有幾家而已。吳貴妃之父曾任內務府大臣,被查出貪汙受賄數額巨大,吳貴妃之父兄叔伯皆被流放,家族中人有罪便罰,無罪貶為庶民,當今聖上並沒大開殺戒,這讓朝臣更放心的同時,皇帝的仁厚之名更盛於天下。處置了幾家子,到了榮寧二府的時候,刑部及掌管此事的裕郡王朱修和內侍衛大臣李修戈犯了難,不為別的,實在是這賈氏家族的人丁之旺、紈絝狂人之多令人張目結舌……著實讓剛剛被老父扔了擔子、繼承了郡王府的朱修大費腦筋。查下去,幾乎就沒有沒貪贓枉法過得清白人!不得已,上了摺子請示下。皇帝硃筆一揮,命大惡依律重罰,小罪拘役——由刑部定下勞役,責令他們服勞役抵罪;至於大惡,則先打入大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