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競爭對手在華為不同發展時期所處的狀態,以及他們與華為之間“亦敵亦友”、“愛恨交織”的關係,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和發展的故事。
本書中有四位“主角”,分別是企業(華為)、人才、政府、競爭對手。大家可以看到,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企業與人才、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對手這三組關係的互動過程。沒有企業的發展,就沒有人才的前途;沒有人才的促進,就沒有企業的進步;沒有企業的繁榮,就沒有政府的財政來源;沒有政府的支援,企業的發展也會受限制;沒有強大的對手,就沒有永葆奮鬥精神的企業……相信這些不同層次的視角,會幫助時值金融危機下的企業、人才和政府去重新審視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共同推動經濟和自身的發展。書中也透過回顧中國通訊產業的發展歷史,對政府應如何推動產業的發展,正確地扶持企業成長,提出一些值得政府反思和借鑑的地方。
是華為選對了人才,還是人才選對了企業?待在溫飽的環境下得過且過,還是到朝不保夕的民營企業去?人才在與企業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尋找和發揮自己的價值?這個關於人才與企業互動的有意義的話題,也是本書的重要線索之一。
本書主要是寫給處於初創期和成長過程中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看的,華為早期的研發細節、經驗和教訓值得廣大中小企業借鑑。本書還講述了華為的自主研發和管理如何克服規模化帶來的低速度和低效率等弊病,為中國企業實現研發規模化、提升研發速度、提高研發效率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本書更是寫給那些中年失意,甚至失業的人看的,它同時更像是一本勵志書,講述了任正非如何從中年失意的挫折中站起來,帶領華為經歷一次次的失敗而走向成功。本書中關於鄭寶用、李一男、劉平、孫洪軍等人伴隨企業一同成長的故事,相信對剛剛參加工作、正在找工作或正在創業的年輕人也有諸多啟示。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華為如何從無到有地突破新產品的研發瓶頸,逐步形成和完善研發管理制度,從而成就了今日強大的華為研發體系,本書對此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相信對於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從事技術、專案管理、人力資源的工作者們,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習教材。
寫作中,我心中常常惶恐,不知道華為的任總會怎麼看這本書。但是我相信,任總內心也是希望今日身處“華為大廈”高處的員工,能記得華為初創時期那些艱苦的日子,知曉華為是如何在艱苦奮鬥中拼殺出來的。我相信,任總內心也是寂寞的,身在高處不勝寒的他,可能有時也會懷念與一堆年輕人擠在一起同吃同睡,共渡難關、同慶成功的日子。
今天,當我們飽含深情地回憶這一切時,我們感恩華為,感謝任總曾帶給我們的一切辛酸而又美好的回憶,也希望這些坎坷的記憶讓你更堅信:“偉大其實是由每一個平凡人在平凡的一天一天中默默堅持、創造出來的;偉大的企業並非神靈所賜,也沒有運氣之說。”
張利華
2009年10月
第 1 章 第一桶金(1)
現在的華為已是一家上千億銷售額的國際大企業,擁有幾萬名研發工程師。與其他書中所寫的不同,本書主要從研發視角去看早期的華為。如果時光倒流,人們會發現華為的起步普普通通,並無任何傳奇色彩。華為的歷史是任正非和眾多人才創造的;華為的早期,除了人,別的什麼也沒有。這就是華為從無到有的創業故事。華為的研發也是被“逼上梁山”,當時再不自己出產品,公司只好關門。而這一逼,竟逼出了中國最優秀的高科技企業。華為公司是怎麼創業的?華為的研發是怎樣起步的?
44歲被騙200萬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華為前傳,品品華為的領頭人任正非的創業故事有什麼與眾不同。
任正非,1944年出生,居七兄妹之長,家境貧寒。正是少年時在艱苦環境下讀書的經歷,令成人後的任正非刻骨銘心,1998年,寒門出身的任正非一次性拿出2 500萬元,在各主要高校設立了“寒門學子獎學金”,資助家境不好、學習上進的大學生。後來拗不過當時國家教委的堅持,改稱為“寒窗學子獎學金”。
18歲,任正非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學的是建築專業;大學畢業後參軍入伍。20多歲的任正非在軍隊裡不僅是學毛選的標兵,而且勤學、愛鑽研技術,他的技術成果曾獲全軍技術成果一等獎,並擔任鐵道兵某研究所的副所長。
1982年,38歲的任正非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