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趕了一輛帶蓬乘人的馬車進城,另有幾名區中隊的戰士裝扮成小販和老百姓分別負責放哨和接應。半夜時分,教堂被兩名憲兵以搜查土匪為名叫開了門。兩個憲兵把睡眼朦朧的神甫堵住了嘴,捆住手腳裝進麻袋扛出了教堂。按原計劃在城門有接應的幾個戰士,那知道敵人突然加強了守城門的兵力,眼看敵人防守嚴密,敵眾我寡不能強行出城,戰士們分散到親戚或者馬車店住下,他們幾個只好返回城裡先找藏身的地方,待天亮混出城去。
小城夜裡靜街,路上除了巡邏的憲兵和偽軍沒有一個行人,緊急之下他們幾個順著巷子牆根向前走尋找藏身的地方,猛抬頭進了磨盤巷。配合行動的袁時急中想起今晚田豐淵在青島沒回,再看第十二門樓的燈籠是滅了燭火而沒象往常一樣:沒客人來就總亮著,有客人留宿燈籠就摘下了,蝶兒那裡應該是沒住客人,就帶著江鳴他們到蝶兒這裡來了。
正是三伏天,白天毒日頭曬得人發昏,夜裡更是一點風也沒有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蝶兒見四叔他們熱得大汗淋漓,就端起銅盆來說:“四叔,我到院子裡的小井打涼水給你們洗臉擦身涼快涼快吧。”那戰士用胳膊擦著臉上的汗水接過盆:“我來吧。”他走到院子提起小水桶放進井筒,啪的一聲輕響,水桶輕輕碰著井壁提上來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獨特的小井和小鐵桶碰磕的聲音惹下了天大的禍。
十三門樓每個院子裡都有一口小小的水井,這小水井和專用小水桶是文海城裡有名的一絕:井水冬暖夏涼、清澈甘甜。井深只有五尺,難得的是小井雨季水不漲,旱季水不落。小井臺是一塊青石中間鑿了一個口徑只有半尺的井口,也就碗口大小。井壁從上到下用水泥抹成圓形,曾經有好奇的嫖客在井邊左看右琢磨:這麼窄的井壁,當初使了啥辦法用水泥從上到下抹得光光滑滑的?
更令人叫絕的是那隻洋鐵打成、寬不過半尺,高不過一尺半的小水桶,它比井的內徑稍稍窄一點,巧手的鐵匠在小水桶的底部僅留了約柳樹葉那麼寬的一圈鐵,然後用一塊圓圓的厚鐵片鑲上一圈薄膠皮做成活動的桶底,用一個鐵合葉把那圓桶底固定在窄窄的柳葉鐵上,當小水桶放進水井,桶底接觸水面的時候,水的壓力會把活動的桶底頂開,水會隨著桶的慢慢下沉不斷的從桶底湧進水桶,等到水滿,把小水桶提離水面那活動的桶底就自動合上了,提上來的過程竟然不漏水。
十三門樓裡的十三眼小水井名氣大到了不但文海城裡的人知道,外來的商人、避風的漁民以及軍界官宦的嫖客們甚至把小井的名氣傳到了外省,常有本地或者外地的客人慕名來交了錢找姑娘又看小井,還好奇地用小桶打水。以至於十三門樓的姑娘們常常互相打趣:“聽說這幾天你院裡那井水都被客人淘幹了?”
因為抓神甫是為了交換被捕的地下黨員們,所以袁時他們很注意地不在那麻袋裡的神甫面前開口說話,以免留下線索暴露自己,只是沒想到,小鐵水桶和小井碰磕的聲音留下了禍根。
天過五更,又換上車伕打扮的戰士出門去把昨夜存在大車店的乘人馬車趕到磨盤巷口,輪換在廂房看守麻袋一直沒怎麼閤眼的袁時他們趁著夜色起身了,袁時他們把神甫的嘴堵嚴實,重新紮緊了麻袋裝進馬車後面的行李箱,一身憲兵服戴隊長袖章的江鳴轉身和袁時緊緊地握了握手,又向站在屋門口的蝶兒點了點頭,上了馬車趕往南城門。
袁時看著遠去的馬車回屋說:“五更天了,現在城門已經開了,如果教堂還沒有發現神甫失蹤,江鳴他們有憲兵服做掩護,出城應該不難。”蝶兒拍了拍心口舒了口氣:“叔,你們就這麼把個外國神甫裝進麻袋弄出城,膽子好大。”袁時回院子打了盆水洗了把臉回屋接過蝶兒遞過來的手巾擦著臉說:“組織上託了許多關係想辦法營救都不成,也只有冒險試試這一著了。”袁時在門口看了看天對蝶兒說:“東邊露魚肚白了,我得趕緊回學校了。”蝶兒接過毛巾說:“四叔,這兒離學校雖不遠,路上也得小心了。”“蝶兒,你自己也多加小心。”
江鳴的馬車離城門越來越近,趕車的戰士見有六個背槍的偽軍在城門口守著,心裡有點緊張,他回頭望了望端坐在乘客座位上的隊長,只見江鳴雙手放在膝蓋上,像座神像似的面色平靜地目視前方,小戰士嚥了口吐沫給自己壯了壯膽,一揮馬鞭‘駕’,馬車跑近了城門。
守城門的偽軍們起早站早班崗,有的打著呵欠,有的沒精打彩地搓眼。有一個捂著肚子嘟囔著:“媽的,老子夜裡熱的睡不著,起來灌了一肚子涼水想他媽涼快涼快,那知道緊接著就跑肚子,一宿沒他媽睡個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