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與此同時,地面戰場也像海洋戰場一樣,陷入了僵局之中。
因為交戰雙方都無法突破由鐵絲網,戰壕,以及機槍火炮構成的嚴密防線,進攻顯得乏力,防禦更為有利。
經歷了一年多的苦戰之後,德國、奧匈帝國與法國、西班牙、英國遠征軍對抗的西歐戰線,德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對抗的東歐戰線、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對抗的外高加索戰線,俄羅斯與大明帝國對抗的中亞戰線逐漸平靜了下來。
交戰雙方都無力發動新的進攻,也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只是,交戰各國承受的壓力並不完全一樣。
當時,俄羅斯需要三線作戰,其局勢最為嚴峻。其次就是德國。不管是西歐戰場,還是東歐戰場,德國發揮的作用都超過了奧匈帝國。最重要的是,德國在南面沒有出海口,難以獲得大明帝國的物資援助,必須憑自身力量對抗四個強大的對手。
當年年底,在英法西等國的遊說之下,原先脫離了協約國集團的義大利再次加入協約國集團,並且向同盟國集團宣戰。隨之,兩個義大利集團軍向北推進,開闢了第五條戰線,即南歐戰線。
首當其衝的就是奧匈帝國,只是奧匈帝國國力弱小,難以承擔三線作戰的壓力。
結果,德國不得不出兵增援,最終承擔起了南歐戰線的大部分戰鬥任務。
毫無疑問,當德國陷入三線作戰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改變局面的話,離戰敗也不遠了。
在此情況下,同盟國修改了戰略計劃,並且達成一致意見,透過奪取制海權,徹底打垮英國遠征軍,並且封鎖協約國的港口,最終迫使英法西意投降!
明歷五百四十九年(公元1917年),整頓了兩年的德國公海艦隊再次從基爾港出發。
幾乎同時,奧匈帝國那支並不強大的艦隊也離開了亞得里亞海的港口,前出地中海,準備配合德國與大明帝國的艦隊,打破協約國的海上封鎖。
相對而言,海戰的重點仍然在北大西洋上。
當時,兩支在歐洲海域活動的帝國艦隊分兵而出,遠征艦隊北上,與德國公海艦隊聯手絞殺英國本土艦隊。大西洋艦隊則向東開進,準備與奧匈帝國艦隊會師,對付活躍在地中海的義大利艦隊,以及法國海軍地中海艦隊。
按照當時的部署,如果一切能夠按照計劃實現的話,同盟國很有可能取得制海權。
在地中海方向上,同盟國並沒有優勢。
當時,法國地中海艦隊是協約國控制地中海的主要力量,幾乎集中了法國海軍的所有精銳力量,其中包括了十二艘無畏艦,以及十八艘前無畏艦。
義大利海軍也不弱小,一共有八艘無畏艦,以及十四艘前無畏艦。
另外,西班牙海軍還有一支地中海艦隊,編有四艘無畏艦與八艘前無畏艦。
相對而言,帝國大西洋艦隊只有八艘無畏艦,十二艘前無畏艦。奧匈帝國海軍也只有六艘無畏艦與十艘前無畏艦。
只是,戰艦數量對比並不能說明問題。
不管是戰艦的“質量”,還是艦隊官兵的素質,帝國大西洋艦隊都遠遠超過了法西意三國海軍。比如,當時在大西洋艦隊服役的八艘無畏艦中,有四艘的艦齡在五年之內,而且都裝備了最新式的360毫米口徑艦炮;採用了重油鍋爐,以及蒸汽輪機,機動能力明顯好得多;裝甲防護也遠遠超過了以往的無畏艦。而法西意三國的無畏艦使用的還是305毫米口徑的老式主炮。
最重要的是,法西意三國的艦隊並沒有聯合行動。
即便帝國大西洋艦隊與奧匈帝國海軍艦隊難以對抗三國聯合艦隊,只要能夠抓住機會,就能逐一擊破。即便抓不住機會,也能與敵周旋,拖延時間。
當時,真正的主戰場在北大西洋上。
作為歐洲頭號海軍強國,英國一直在向大明帝國學習,戰前甚至仿照大明帝國,提出了“兩強原則”,即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至少得等同於歐洲兩支最強艦隊的總和,以確保英國在北大西洋的制海權。
按照這一原則,在戰前的軍備競賽中,英國幾乎將所有財力都投入到了海軍之中。
戰爭爆發時,英國不僅僅擁有歐洲最強大的海軍艦隊,還擁有世界上第二強大的海軍艦隊。如果考慮到大明帝國必須在東方留下部分海軍戰艦,無法將全部海上力量派遣到北大西洋上來的話,英國已經擁有了北大西洋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當時,英國本土艦隊共編有三十艘無畏艦,以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