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漸進式的改革,還是激進的內戰,隨著帝國資本經濟的飛速發展,包括皇室在內的守舊勢力遲早都會退出歷史舞臺,將帝國的大權,將帝國的未來交給新興資產階級。
如果說,在嚴嵩與海瑞執政期間,帝國更多的是在恢復第二次內戰造成的創傷,並且著重鞏固帝國在東方世界的地位,穩步拓展海外空間的話。張居正上臺之後,帝國迎來了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從明歷二百一十年(公元1578年)到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大明帝國進入了四十年的高速發展時期。
在此期間,帝國國內工業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成為自由工人,帝國的社會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明歷二百零三年的時候,帝國人口中,農民仍然佔到了七成以上。到明歷二百四十一年的時候,農民只佔到了帝國總人口的四成。
當然,對失去土地的農民來說,他們並不一定獲得了幸福。
四十年間,帝國最為流行的就是“圈地運動”。
隨著紡織業,特別是毛紡業的飛速發展,帝國工廠對羊毛,棉花等農作物的需求量急劇增加。除了透過海外掠奪獲得部分資源之外,絕大部分資源仍然需要從帝國內部獲取。為了生產更多的羊毛與棉花,大量地主收回了土地,並且透過巧取豪奪等各種方式圈佔小農的耕地。
到明歷二百五十年的時候,帝國的農場與牧場佔地面積從明歷二百零三年的一億二千萬畝擴大到了四億七千五百萬畝!
伴隨著“圈地運動”的還有“科技革命”。
“科技”是從歐洲引進的新詞彙,是科學與技術的合稱。
之前,帝國資本家重視的只是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而不是探索技術背後本源的科學。隨著東西方交流的擴大,西方文藝復興思想的傳入,越來越多的資本家意識到了技術本源的重要性,並且加強了對科學研究的投入。
四十年間,隨著科技進步,帝國在最重要的紡織、冶煉、船舶等工業方面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至少五到十倍。同時,廣泛推行的農場式經營模式,也使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倍,從而基本上滿足了帝國的糧食需求。
伴隨著技術進步,是資本家越來越開闊的眼界,以及越來越高的政治要求。
這其中,張居正推行的政治改革產生了非常大的誘導作用。
自從議政院改革後,就有人提出了設立單獨的司法機構,以此更加全面的約束內閣府,並且對議政院形成制約。
只是,當時張居正德高望重,且清廉自律,由他領導的內閣府的腐敗問題並不嚴重。
設立獨立司法機構的設想並沒有成為現實,只是越來越多的被資本家所議論,並且成為了資產階級最強大的訴求。
這些,都為帝國後來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系打下了思想與民意基礎。
只不過,對正在高速發展的大明帝國來說,在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之前,最大的威脅並不是來自國內,而是來自國外,來自已經平靜了近兩百年的北疆。
似乎老天爺要考驗大明帝國的生命力。
明歷二百五十年(公元1618年),一場幾乎摧毀了整個大明帝國的暴風雨到來了。
序 不一樣的歷史 第七章 … 京師之圍
護城河外,數萬名衣著闌珊,面色疲憊,神態恐懼的帝國將士整齊的排列成了三道戰線。
在他們身後,是年久失修的城牆,以及快被淤泥塞滿了的護城河。
自從火炮成為戰場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後,冷兵器時代的城牆以及護城河逐漸失去了防禦價值。另外,上百年來,除了內戰之外,帝國京城從來沒有受到過外來侵略者的威脅。正是如此,帝國京城的城牆已經有幾十年沒有修繕了,護城河更是缺乏管理,幾乎快被淤泥填為平地。
在明軍將士的對面,是數萬名武裝到了牙齒的敵人。
來自東北的後金大軍!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並不是對外戰爭,而是帝國的內戰,是帝國佔主體地位的漢族與佔從屬地位的少數民族之間的內戰。因為,早在太祖與太宗皇帝時期,東北地區就是帝國的領地,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就成了帝國的臣民。
可是,對大明帝國來說,這些少數民族的叛亂卻對帝國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