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場變動並沒有引發新的內戰。
說白了,當時的大地主階級沒有打內戰的資本。“立憲戰爭”結束後,三十四年間,世宗與穆宗皇帝都很少干預政務,在嚴嵩與海瑞兩位內閣首輔的領導下,帝國的政治改革已經初顯成效。
張居正上臺的時候,內閣三十六名大臣中,只有七人來自地主階層。
同時,帝國軍隊也完成了改革,不但全部換裝新式火器,還全面效忠內閣,而不是帝國皇帝。
也就是說,透過政治與軍事改革,由資本家把持的帝國內閣府已經掌握了帝國的政治與軍事大權,再加上掌握在資本家階層手裡的經濟大權,殘留的大地主階層根本無法與資本家階層抗衡。
只是,嚴嵩與海瑞的改革並不徹底。
或者說,他們沒有來得及完成改革就先後病逝了。
當時,帝國政治體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缺乏監管體系。而當時,根本沒人知道該怎麼監管權力龐大的內閣府。
李太后正是以監管內閣府為由,參與內閣政務。
面對地主階層的反撲,張居正沒有采取強硬手段,畢竟保持穩定是資產階層的共同目的,也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關鍵因素。
最重要的是,張居正也意識到,如果內閣缺乏監管,缺乏約束的話,內閣遲早會變質。
接下來的六年中,以張居正為首的內閣“開明派”與被李太后控制的內閣“守舊派”進行了激烈的爭鬥,直到現在,即明歷二百一十年(公元1578年),政治鬥爭才有了最終的結果。
“皇上,時辰到了!”
小皇帝回過頭來,朝側後方的母親看去。
李太后閉上了眼睛,暗暗長嘆一聲之後,朝著年幼的皇帝微微點了下頭。
隨即,在內務官員的幫助下,小皇帝拿起帝國印璽,在面前的檔案上蓋上了帝國皇室的印章。隨即,帝國印璽被放入了一隻錦盒之中,由內務官員送到了首輔張居正的面前。
似乎心有他想一樣,略微遲疑了一下,張居正才接過了裝有帝國最高權力標誌的錦盒。
到此,帝國皇帝向內閣全面移交權力的儀式正式完成。
當日,神宗皇帝頒佈詔書,移居西苑(現中南海)。
次日,張居正下達帝國內閣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號法令,也是帝國內閣府下達的最後一道法令:授命徐階改組帝國議政院,並且正式授予議政院立法權。
半年之內,帝國第一次議員選舉結束,一千三百二十一名當選議員入主帝國議政院。
到此,帝國政治改革完成了最為重要,也是最具有資本主義特點的改革。
實際上,由張居正推動的“議政改革”並不是帝國首創的,而是從遠在萬里之外的尼德蘭革命中吸取的經驗。
當時,尼德蘭革命剛剛爆發,並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尼德蘭各省成立了聯合執政機構,並且在執政機構外設立立法機構,由各省推選立法委員。也就是說,初步完成了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分割,並且使擁有立法權的議會具有約束與監督政府的實質性權利。
尼德蘭資產階級的開創性舉措給了張居正極大的幫助。
當時,帝國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能限制內閣的權力,內閣就不是完整的,也不是真正的內閣,同時也無法打消皇室復辟的野心。
說白了,帝國需要一個不屬於皇室,由資產階級掌握,獨立於內閣運作的權力機構。
擴大議政院的職權範圍,並且授予其立法權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選擇。
正是如此,張居正名垂千古,成為了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與改革家。
雖然,張居正並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三權分離”體制,當時司法權仍然掌握在帝國內閣府的手裡,但是設立真正意義上的議院,並且賦予議院足夠的權力,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
另外,張居正還為帝國的發展找到了另外一條道路。
以往,帝國新興資產階級與守舊地主階級的矛盾都是透過內戰的方式爆發出來,結果必然產生嚴重的破壞,消耗帝國的實力。
張居正卻用和平的方式化解了帝國的內部矛盾。
也就是說,張居正首創了“漸進改革”的發展模式,從而避免了大規模內戰對帝國所產生的嚴重破壞。
這也是後來史學家最為推崇,也是張居正最受後人敬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