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從億萬到零 > 第24部分

第24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停手吧賽博人,外面全是玩家聯盟:人皇出山,讓我對線大魔王從EVA開始的穿越之旅NBA帶著西蒙斯踏上籃球之巔國乓!讓我成為我的榮耀!!我有一本教練書被解約後,我統治了足壇王者榮耀之影子地球聯盟守護未來強制遊戲妻命剋夫:病弱老公,求放過光與暗的交響我只是想打個遊戲而已神醫高手在都市網遊之陣天路網遊:開局萬倍增幅,炸了新手村綠茵榮耀龍族:我在屠龍時代做心靈導師今天的鎮守府依舊和平NBA:開局飲水機,殺到名人堂

物業等非核心業務的進項。1996年下半年,受紐約股市上揚的影響,香港股市也一派興旺。從年底起,零售業也出現復甦景象。但根據政府公佈的資料,零售業仍在困境中掙扎。1997年首9個月,零售業總銷售額貨值1766億港元,比上年增長7。5%,剔除通貨膨脹率5。9%,實際增長只有1。6%。若計零售業中的百貨業,情況更令人擔憂,首9個月比上年同期只增長了0。87%,還不到1%。

是年下半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香港股市持續下挫,總市值損失2—3成。股市蕭條,直接影響市民的消費水平。因此,香港百貨業要走出困境,還有漫長的路程。

香港的百貨業分華資、英資、中資、日資四大陣容。

華資兩家最老資格的永安、先施已顯老態龍鍾,數年處於虧損狀態。其中永安情況最令股東擔心,永安曾於1989年引進日資,將4成股權售予西友百貨,暫得安寧。其後永安難安,1994年營業虧損3400萬港元,到1995年增至1。29億港元。1996年永安將旺角的一家百貨店結業。另一家者牌的華資瑞興百貨,1996年2月底的年度虧損較上年增加一倍,為1100萬港元。

華資中,成績驕人的是長實黃埔系的百佳超級市場(原屬英資),至1997年6月,店鋪數目已達170家。該集團多以中小型店為主,店址多靠居民區,經營狀況一直良好。對於香港零售業的現狀,其母公司屈臣氏發言人表示出擔憂,聲稱超級市場七八十年代的好日子一去不再重返。

相對英資在其他領域的衰敗之勢,英資百貨難得地在殘酷的競爭中,保持穩健的姿態。

英資百貨主要是惠康、連卡佛、天祥、馬莎等幾家。惠康屬恰和系牛奶國際,是香港擁有網點最多的超級市場集團,1997年分店數達210家,以中小型店為主,經營範圍主要在城區。除惠康外,信和自己還擁有“7—11”便利後系列,分店數近300家。

馬莎是英國著名的全球性百貨集團,在香港零售業談風蕭瑟之對,馬莎仍逆市而上,業務穩步增長。1996年1月26日《東方日報》稱:“馬莎百貨在港分店已增至8家,總樓面達11萬英尺。公司發言人曾透露,預計到2000年,分店總數將為現時的兩倍,由此可見,馬莎在香港百貨市場的勢頭正與日俱增,足可媲美過往日資百貨公司的地位。”

連卡佛是香港最老資格的百貨公司,1985年隨母公司會德豐一道被華資包玉剛集團收購。但連卡佛本身卻無變化,並未因為控股權在華資而淡化英資色彩。該集團始終保持了高檔、精品、名牌的特色。

香港四大百貨資本,數英資狀況比較好。絕大部分英資商家仍表示,在香港發展步履維難,能保持現狀就是勝利。計劃增設分店的馬莎百貨,亦是小心翼翼,絕不作冒進之舉。

中資百貨均由內地的國營企業在港經營,是廣義上的國貨公司,貨源來自內地,以其價廉而受到下層香港居民的歡迎。70年代是國貨的黃金時代,有中國國貨、大華、裕華、中藝、中僑、新中華、新華等幾十家,店鋪130多間。當時內地物質緊張,連火柴、香菸、肥皂等都要限制供應。國貨公司推出“香港付款,內地提貨”的舉措,方便了回內地探親的香港同胞和途經香港回國的海外華僑,生意興隆,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80年代,內地商品日益豐富起來,加上香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國貨的地位一落千丈。到1988年,國貨在港的分店數剩下50多間,風光不再。90年代的國貨公司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店鋪面積擴大,二是引進洋貨。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貨店仍感不支。1996年2月,中聯國貨位於整灣的一家大型店關閉。1997年是國貨公司的災難年,先後結業的有:中僑國貨在旺角和油麻地的2家大型店;中國國貨荃灣百貨店;中建國貨深水措百貨店。據1997年10月傳出的訊息,中都國貨已宣佈於1998年3月,將元朗的店結業;東江國貨公司也宣佈1998年3月,將屯門店結業。

中資在超級市場行業,取得一定的成效。較大的有華潤集團所屬的華潤超市連鎖店,內地主管部門是國家對外經貿部;另一家是廣南連鎖店,母公司是廣東省政府駐港商業機構粵海集團。

香港的零售業中,中資以經銷鮮活食品在市場佔有優勢,地位舉足輕重。

日資百貨在全盛時分店數為26間,因都是大型店,加上地理服務等優勢,在上萬間的香港百貨店中,市場佔有率竟高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焚城凡人飛仙傳BOSS纏上身:老婆,聽話!海底撈月忘蒼寒唇屬災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