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1995年10月在天津開設了第1號店,第2號店於1997年在津開張。中內功還計劃在上海開設“大榮—24小時便利後”系列,這種店皆屬小型,可在大型店的剩餘空間發展。
佳世客集團在上海、廣州的分店均在1996年開張;同年,西友百貨在北京郊外開設了中國首家分店;日本百貨十強之一的日井(又譯日吉宣)計劃登陸大連。
立足香港的吉之島集團於1995年開始部署內地業務,計劃1996年7月在廣州開設首家分店,第2號店設在上海,第3號店設在青島。
以日資為主力軍的外資財團,均看好前景無量的中國內地市場。然而,中國內地還沒有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消費群。據1996年7月號的《FORBES》雜誌報道,在上海開業的26家外資百貨公司,有17家虧本。
除商品的檔次高、價位高等因素外,先期投資大、外籍人員開支高等,也是虧本的重要原因。內地顧客認為外資商店“賺錢好狠”,其實它們已把利潤壓到最低限度,甚至賠本出售。
日本企業的一貫戰術,是先佔領市場,市場佔穩了,再慢慢進入盈利階段。因此,儘管它們都知道中國內地大城市的消費水平仍比較低,仍然提前入市搶佔市場。從投資到盈利,有一段較漫長的時期,這就要求有雄厚的財力支撐下來。
日本商業界普遍認為,大榮、伊藤洋華堂等不會有大問題。但認為八佰伴如此不計財力冒進擴張,勢必把整個集團拖垮——至1997年中期,八佰伴在中國內地的投資已達3。5億美元!
多位駐香港的日本記者採訪和田一夫時,聽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有風險才有利益,風險越大利益越大!”
此話沒錯。但是,總是設想美好、心想事成的和田一夫,他所設想的風險結果是獲得巨大利益。他不去設想風險還有另一種結果,就是滅頂之災。
第二十章 盛極而衰 欲棄香港尋突圍
香港的日資百貨由盛轉衰,原先日資百貨風頭最勁的八佰伴,如陷進泥淖的大鱉。連年虧損,縮小營業面積,出售資產,連象徵“香港信心”的會展中心總部寫字樓和“天比高”也易手他人。1996年八佰伴遷移上海,透露出和田一夫對香港的基業喪失信心,八佰伴集團搖搖欲墜!
和田一夫如是說
運氣的好壞不是絕對的迷信。這是一種心理動向。有些人好運期很長,也有些人長時間都困在壞的運程上掙扎。要越過受惡運支配的困境,得憑個人的智慧判斷,克服被內心意識的支配,並反而支配內在意識,形成好運趨勢,幸運就到你眼前,財富也會跟著而來。
香港日資百貨極盛的標誌,是1989年西友收購老牌香港永安百貨公司4成的股權;而全面衰退,則以1995年部分日資百貨結業為起點,到1996年迪生收購香港西武的8成股權,日資的頹勢更是不可逆轉。
9O年代是香港百貨業的艱難歲月。原因有這幾方面:香港在90年代進入經濟低增長期,近幾年來經濟增長(扣除通貨膨脹)均在6%以下,市民的消費水平提升緩慢。
香港地價租價始終高企不下,令商家不堪重負。據1996年底邁領物業顧問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在國際前五個以零售業著名的城市中,以香港的商鋪租價列全球之冠。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商業街銅鑼灣,商鋪租價平均每平方米為8100美元,比排世界第二位的紐約第五街高出一倍。世界聞名的商業街巴黎AvenueDechampsElysees排第4位、東京的銀座排第10位、倫敦邦頓街排第11位,上海南京路也榜上有名,排13位。
八佰伴在香港的商鋪基本在新市鎮,租價較低,但與黃金地段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香港百貨業全面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嚴重飽和。
據1988年的官方資料,香港共有大百貨店9973家,其中綜合性的大型店有近200家。進入90年代,商鋪數目則始終保持及萬家以上。百貨店分為店員銷售和顧客自選兩大系列,無論哪一種,都已飽和。無論老城區和新市鎮,相對客源來說,商鋪都擁擠不堪。
有人這樣比喻,店鋪密得連針都難插進,但是,仍不斷有人往裡打鋼釺。1995年,香港經濟界人士,把零售業宣判為四大“死亡行業”之一,仍不時有同業人士聞之如喪鐘的開業鑼鼓鳴響。
香港整個零售業不景氣始於1994年,一些所謂的盈利企業,大部分盈利不是來自核心業務,而是出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