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3—4成。
但近年來盈利普遍不理想。
最好的要數吉之島,它是在推出嚴格控制成本奏效後,才在94。“95財政年度錄得1880萬港元純利,盈利率達3。6%,成為香港日資的異數。
但很多百貨同行對吉之島的營業利潤提出質疑,吉之島是將鋪面櫃檯出租,靠做二房東坐收漁利。
1995年12月24日《香港商報》刊出“日資百貨公司在港盛極而衰?”一文,對日資的衰退作了探討:“日資百貨30年來蜂擁進軍香港市場,逛日資百貨店已經成為香港人日常生活的消閒娛樂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日資百貨店近期時有傳出結業或收縮營業面積等訊息,這意味著是日資百貨店的沒落,還是反映本地消費力奇差?”
文章引用一位日資商界人士的話說:“日資百貨店業務萎縮的表面因素是本地經濟放緩,消費力疲弱、租金上漲速度驚人及薪金水平高企,但內在的因素卻是日本經濟疲不能興,今日資在全球拓展的業務都呈現萎縮,百貨業亦不能例外,日資百貨業在香港呈萎縮並非獨立事件。”
日資百貨衰落的主要事件有:1995年5月,三越百貨關閉九龍尖沙咀的分店,該店面積7800平方米,員工230名。三越尖沙咀分店開張於1988年,但到舊租約屆滿,業主見盈利不錯,便趁機提高3倍租價,三越續約唯有虧損這條路,無奈只有結業,僅剩銅鑼灣的一間分店。
最早登陸香港的日資百貨大丸銅鑼灣店,因盈利持續下落,於1995年將營業面積縮小到1 平方米。
伊勢丹百貨於1995年12月關閉嚴重虧損的香港仔分店。緊接著在1996年元月關掉了2500平方米的尖沙咀分店,原因是伊勢丹嫌其面積太小,無法展開綜合性經營,已造成了2年的赤字。這樣,伊勢丹算全線撤出香港。
崇光在港擁有自己的物業,不受租價上漲之累。但集團在日本國內大做地產,而地價樓價急挫,集團負債累累。崇光只能是獨善其身、好自為之了。
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