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漢生指南 > 第36部分

第36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熹平四年,張涵終於開始了繪製地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涵如是說。

地圖繪製是熹平元年(172年)天書記載的,但是,直到此時,張涵才能把地圖測繪初步形成一套可行的體系。這其中原因很多,張涵的責任佔了大半。對地圖,他是很熟悉的。大致說來,就是比例尺、符號標記、等高線和方位。比例尺可以自己定,符號可以自己編,其餘也不難確定。但如何測繪地圖,他就一竅不通了。天書上的記載,十有八九都是張涵想象出來的(—_—|||)

因此,地圖的繪製一開始就遇到很多問題。

大漢國的文字書寫,都是使用毛筆。但是,用毛筆繪製地圖,是難以想象的。當然,並不是不可能的,大漢國已經擁有比較準確的地圖了。可是,張涵還是覺得,這太困難了。所以,他‘發明’了鉛筆。有了石墨,製造鉛筆是極簡單的事。不過,由於張涵的車床只是個幻想,在有生之年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切削圓杆依然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張涵的鉛筆截面都是正六方形。

鉛筆的用途很廣,在記錄方面,鉛筆有著天然的優勢——非常方便。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應用到家中的各個地方。

書畫不分家,在鉛筆製成的時候,張涵一時手癢,便畫了幾幅鉛筆畫。當然,張涵的繪畫水平,遠不如他的書法水平。他所畫的蘋果、人物和風景畫中,只有蘋果被準確無誤地辨認了出來。這並不是說,張涵畫的人物畫像被看成了妖怪畫像。只是他明明畫的是張三,別人偏偏說是李四;明明畫的是寫實風景畫,別人偏偏說是抽象畫而已。張涵是很大度,但這樣的汙衊,也非是他能忍受的。與張超展開了激烈地辯論,大講光影、明暗、線條、層次什麼的。不過,幾天以後,看著張超的鉛筆畫,張涵不得不承認,有些東西是很講究天份的——張超把上述理論應用的很好,起碼比他要好一點兒。

繪製地圖的問題,更多是出在測繪上。張涵對測繪不能說一竅不通,他會畫三檢視的,但也只能說是,十通竅了一二竅。

好在測繪在大漢國也不是前所未有,張涵專門請教了騶縣負責土地測繪的小吏,搞清了一點皮毛。然後,用了兩年時間,帶著族學的學子們,把卞南莊測繪了一遍又一遍,不斷的完善測繪方法,改善測繪的精度和測繪工具。除了圓規、三角尺、水準儀等原有工具外,張涵又製造了一批角度尺、捲尺、標杆等輔助測量工具。

地圖是非常敏感的資料,雖然沒有法令禁止,但士族的私人愛好是一回事,有組織的測繪是另一回事。張涵左思右想,也不敢妄動。去年一年來,也只是利用各種有利時機把張家的各農莊,還有往來經過之處,繪製了一點略圖。

忙了一年下來,也僅完成了魯國的略圖,唯有卞縣和騶縣的地圖稍微詳細些兒。如此小打小鬧,進展很慢,顯然是不行的。張涵就找到張昭,向祖父說了自己的設想。

張涵是想要組建一張應用於商業的情報網。時間還早,張涵也不會說那些有的沒有的。他對這個目的說的很明確,並進行了詳細地解釋——“張家沒有這方面經驗,也沒有這方面人手,非常容易暴露。所以,張家只能組建商業情報網”。一旦暴露了,問題也不大。同時,收集到的商業情報,將來未必就用不上。比如,特產、環境、氣候和知名人士等資訊,都是可以利用的。這樣一來,利用張家的酒樓、商隊和遍及周邊數州的農莊,收集情報,再建立一條情報快速傳遞網路就可以了。

張涵的解說很詳細,張昭很快就聽明白了其中的利益所在,自然是大力支援。張家的生意做的很大,南到巴蜀、南海,北到幽並,本來就有這方面的操作,只是各做各的,不成體系,如今不過把之組織起來。

而且,張氏子弟經過這些年的學習,其中年齡較大的,都已經二十來歲了,他們入學較晚,也不可能取得多大成就,是畢業的時候了。這些人是自家人都識文斷字,能寫會算,又苦練了數年武藝,大小也算個人才了。張昭自不會不好好利用,他們大多被安排到張家的各個商隊、酒樓裡。四十七個離開族學的,看似不少,但撒在張家各處,就象胡椒麵一樣,轉眼就不見了。其中各家的書童,早已經被張王氏買了下來,都是張家自己的人了。

張涵並沒有干預他們的分配,那是張昭的事,他只是把各人擅長之處,提供給了張昭作參考。還有少數幾個學問優秀的,繼續留在族學裡。張涵趁機給他們安排了工錢,不多,每人每月一千幾百錢,但包吃包住,還有其它福利,也滿豐厚了。

目錄
超級撿漏王神秘山裡漢:買妻種田,生個崽整頓古早文,再見了男主(古惑仔漫畫同人同人)古惑仔漫畫同人之師父成夫記獵主 (青梅竹馬之四) 凌豹姿拳定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