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叔壽、段建、左隆等,'五'光武皆以為掾史,從至洛陽。
注'一'巾車,鄉名也,在父城界。
注'二'閒出猶微行。行音下孟反。
注'三'東觀記曰:“綝字幼春,定陵人也。伉健有武略。”綝音醜心反。
注'四'音姚。
注'五'東觀記及續漢書,“段”並作“殷”字。
更始數欲遣光武徇河北,諸將皆以為不可。是時左丞相曹竟子詡為尚書,'一'
父子用事,異勸光武厚結納之。及度河北,詡有力焉。
注'一'竟字子期,山陽人也,後死於赤眉之難。見前書。詡音虛羽反。
自伯升之敗,光武不敢顯其悲慼,每獨居,輒不御酒肉,枕蓆有涕泣處。異獨叩頭寬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異復因閒進說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漢久矣。今更始諸將從橫暴虐,'一'所至虜掠,百姓失望,無所依戴。今公專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紂之亂,乃見湯武之功;人久飢渴,易為充飽。'二'
宜急分遣官屬,徇行郡縣,理冤結,布惠澤。”光武納之。至邯鄲,遣異與銚期乘傳撫循屬縣,錄囚徒,存□寡,亡命自詣者除其罪,陰條二千石長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注'一'從音子用反。橫音胡孟反。
注'二'猶言凋殘之後,易流德澤。
及王郎起,光武自薊東南馳,晨夜草舍,'一'至饒陽無蔞亭。'二'時天寒烈,觽皆飢疲,異上豆粥。明旦,光武謂諸將曰:“昨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及至南宮,'三'遇大風雨,光武引車入道傍空舍,異抱薪,鄧禹椛火,'四'光武對醦燎衣。'五'異復進麥飯菟肩,因復度虖沱河至信都,'六'使異別收河閒兵。
還,拜偏將軍。從破王郎,封應侯。'七'
注'一'舍,止息也。
注'二'無蔞,亭名,在今饒陽縣東北。蔞音力於反。
注'三'南宮,縣名,屬信都國,今冀州縣也。
注'四'椛音而悅反。
注'五'燎,炙也。
注'六'光武紀雲,度虖沱河,至下博城西,見白衣老父,曰“信都去此八十里耳”,是自北而南。此傳先言至南宮,後言度虖沱河,南宮在虖沱河南百有餘裡,又似自南而北。紀傳兩文全相乖背。夡其地理,紀是傳非。諸家之書並然,亦未詳其故。
注'七'應,國名,周武王子所封也。杜預注春秋曰:“應國在襄城成父縣西南。”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一'進止皆有表識,'二'軍中號為整齊。
每所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