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125萬的價格可能太低,屋主不一定答應,如果是130萬,我倒是可以幫您和屋主爭取看看。”
買方:“125萬以上就超過我的預算,我恐怕就買不起了,現在,7萬訂金已經帶來了,行不行?就現在決定好了。”
“您稍等一下,我打電話問問屋主同不同意。”
說完,即轉身撥電話給屋主,幾分鐘後,我給這位買方回話:
“屋主同意降低至127萬,這已經是特別優惠的價錢了。”
買方先是抗拒,但由於買意甚強(帶足7萬訂金),加上業務員在旁邊不斷地“敲邊鼓”,最後終於以126萬成交。
如果沒有經過當場地“討價還價”,就不會有多1萬元的利潤;如果不是立刻成交,也不知買方會不會回來,就算有下一個買方,也不一定能出到原先125萬的價格,何必冒這個險呢?
要多掌握利潤,就應在買主出價後(假設在底價之上),立即“討價還價”,結案成交。注意,行銷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
7??????? 專業形象的促銷策略
1989~1990年之間,正是臺灣股市的大多頭時代,股票成了全*動;因而造就了一個超高利潤……股票資訊業。
所謂“股票資訊業”大略分成3類:
一 股票電腦軟體。
二 股票操作書籍。
三 股市行情與技術分析。
筆者有位朋友就在這個期間從事第二、三種資訊服務而日進斗金的。
例:當年,這位朋友曾在短短的一年內,一口氣出了5本“股票操作學”方面的書,外觀比“兒子兵法”稍大些,厚度不過200頁,每本售價高達250元,幾乎創下了臺灣出版社史上,書籍單一售價的最高紀錄(硬體與售價比例)。由於我當年對股票完全外行,所以,不免對這麼貴的書感到好奇。在一次特意安排的機會里,我請教了這位朋友:
“這麼貴的書,有人買嗎?”
“當然有,有幾本甚至已經印第三版了!”
“哇!這種書可真好賺啊!”
朋友一聽,立刻正色對我說:
“表面上看起來很好賺,因為每一本的直接成本不超過12元;但這3萬字的內容,你可知道,是我在股票市場中交了多少學費換來的?”
他接著又說:
“股市是一個高利潤也是高風險的戰場,聰明人永遠享用別人的血汗換取經驗。股票書和一般書最大不同是……它傳授快速在股市中獲利的技巧。消極一點地說,我教人家如何降低操作上的風險。因為我在書中詳細說明了致勝之道與失敗之因,換句話說,在這個領域裡,我懂得比別人多。表面上看來,我是在賣書、賣股票操作資訊,本質上,我賣的是很專業的東西,我是以專業形象來促銷我的產品。你看過敢和醫生抬槓或對醫生殺價的病人嗎?”
這一番話讓茅塞頓開。所謂“專業形象促銷”,也就是最高階的促銷方法,對方只有受與不受的問題,沒有“議價空間”。
再換個角度觀察“專業形象”的促銷策略。
逛百貨公司時,常會看到在某些特別擺設的攤位上,總有個服裝整齊、口才流利的專業人士不斷地當場示範。也許把醬油倒在衣服上,再用一種“特別配方”的清潔劑迅速清除;也許用一把經過鐳射處理過的菜刀,表演切棷子如切白菜;也許當場表演煎魚,不但不起油爆、不沾鍋,而且魚身完整……
這種現場表演的促銷方式最容易打動消費者。當場掏腰飠的人不在少數,如果有人要求折扣,行銷就會告訴你,他的產品和一般產品有很大的差異性,然後告訴你一些你不懂,或聽都沒聽過的專業術語或理論,聽得你肅然起敬,最後打消了殺價念頭,付錢走人。
追根究底,是對方的專業形象使我們相信,這是物超所值,也是我們最需要的產品,應該讓他賺這回錢。
“專業形象”的促銷策略讓買方願意以對方的高“開盤價”,心甘情願地成交。讀者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消費者不敢也不願殺價?
這是因為賣方的“專業”無形中突顯了買方的不專業,再挑明一點地說,就是“他懂你不懂”。一般人不敢和醫生抬槓或討論病情,是因為當醫生用很多聽都沒聽過的專有名詞解釋病情時,閣下就會宣佈投降;再換個角度解釋,一般人初來乍到一個新環境,總是戰戰兢兢地先入境隨俗,再談其他,不是嗎?
戰術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