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只是各報社沒有寫明這一點而已,在這些報社看來,要恢復帝制,誰比委員長合適當中國皇帝?委員長當了皇帝,肯定是千古第一明君。
華東七省的報界鼓吹的帝制得到了華東自治七省人民的普遍支援,他們都認為華東自治七省需要一名皇帝。
不過華東自治七省內部的各報紙都沒有意識到,北京方面鼓吹的帝制是讓袁世凱當皇帝。而袁世凱那邊也不明白,華東報界鼓吹的帝制,是想讓夏鈞當皇帝。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們更是煤油意識到,兩邊鼓吹的帝制與溥儀小皇帝是沒有一毛錢關係的。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武器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武器
國內一片鼓吹帝制的情況下,暗地裡卻是有著無數雙眼睛正在冷眼旁觀,都在等待著出手的機會。
在夏鈞看來,這是兼併其他省份的大好機會,只要袁世凱一稱帝,那麼扯上大旗,馬上佔他幾個省,完全不是問題。
而對於那些北洋軍官們來說,冷眼旁觀者無一不是在等待著發難的機會。
之前鼓吹總統世襲制的黎元洪這時三緘其口,再也不提什麼帝制。在北京的蔡鍔,也開始謀劃逃離北京,回到雲南去,那裡有他的根基。
蔡鍔連夜將妻兒送回老家,而他本人則突然得病。
每幾天北京城內就傳言蔡鍔病得很重,已經快要病入膏肓了。
蔡鍔患有喉病,這是人盡皆知的,因此袁世凱也未懷疑,只是蔡鍔的病早已用酶鏈素治好了,這卻是沒幾個人知道的。
……
就在這種支援帝制與反對的帝制的暗流洶湧時期,華東政府卻是在積極備戰。
二十八個新編師,加上之前戰場上的十四個師,山東戰場上已經集結了華東軍四十二個師。
這四十二個師當中,裝甲師三個,炮兵師為五個,步兵師三十五個。
炮兵師當中,其中四個是榴彈炮師,一個是速射炮師。
綿延的塹壕已經將日軍徹底包圍在了劃定的作戰區域內,塹壕裡的華東軍數量不是太多,大多都在後面進行訓練。
戰車已經開到了前線,不過在戒嚴區內,日軍根本無法靠近戒嚴區,因為華東軍已經用塹壕把日軍包圍起來了,日軍首先就無法從前線滲透,如果是從後方進入戒嚴區,同樣也是行不通的。
華東自治政府在十二月宣佈,山東省進入戒嚴狀態,為配合戒嚴工作,山東各縣城行政人員將換成華東政府派駐人員。
這是變相的吞併山東,但當前華東政府在和日本對峙,所以這個要求有正當且充分的理由。
華東政府將行政人員派遣到山東,那就是永久佔據了。
北洋政府想要收回山東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華東政府已經在山東施行與七省一樣的政策,並開始給山東百姓下發身份證。
不過山東因為是戰場,所以山東百姓出行得去批通行證才能出遠門,這個通行證也就和古代的路引是一個性質。
路人若無身份證和路引,在各哨卡上就無法通行。
這是為了提防日本特務的手段,不過這樣的手段並不能做到一勞永逸,漏洞還是很多的,但起碼能將大部分的日本特務限制在外。
真正的反特務利器還是電子作戰組,那些特務一般會把偵查到的情報用電報機傳回去,而電子作戰組所擁有的裝置,可以將發電報的地點大致的確定下來,然後一個電話打到部隊,讓人進行圍捕就可以了。
那些特務能潛入山東,還未必能夠潛入戒嚴區,戒菸區周圍佈置了很多軍犬、暗哨,陌生人員一靠近馬上就會被發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特務在山東根本不能就是寸步難行,只是一個多月就被抓了六十多個日本特務,很多還是潛伏在華許多年的日本特務,看上去與中國人完全沒有區別,一口山東本地口音,從外表上完全看不出是個日本人。
只是在到處戒嚴的背景下,那些亂跑的人就顯得很引人注目了,加上華東軍在山東到處都佈置了軍犬,完全是寸步難行。
華東軍在戒嚴區裡的訓練主要就是裝甲師這種絕密部隊,同時步兵師也會時常進入戒嚴區與裝甲師進行配合訓練。
戰術很簡單,炮兵先進行炮擊,然後進行炮火延伸,戰車部隊馬上跟上,而空軍的戰術轟炸機則飛在最前面,選擇有價值目標先轟炸掉,火炮在逐漸延伸,把戰車部隊前進的道路犁上一遍,裝甲師從突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