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口插入,再進行縱深穿插,將日軍的防線切開。步兵師則緊隨其後,把塹壕裡的日軍清理乾淨,並負責將被切開的日軍包圍起來殲滅。
這種戰術的前提是坦克足夠多,才能達到閃電戰的效果。同時還涉及到空、炮、步、裝甲的全面協同。
由於這次擴軍新兵較多,因此所裝備的全自動武器也多了不少,其中裝備最多的是軍工廠最新生產的14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看上去很粗糙,是衝壓和焊接而成的東西,成本低到只需14元復興幣,而且生產快速。
這種衝鋒槍就是二戰時期英國使用的司登衝鋒槍,司登衝鋒槍結構非常簡單,乍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組成的:槍管是圓的,那很自然,套筒也是圓的,槍托也是圓的,槍機拉柄也是小圓管。
司登衝鋒槍製造起來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槍費用不到11美元,而華東軍工廠製造出的只需要7美元。
二戰時有人嘲諷這種衝鋒槍是“伍爾沃思玩具槍”(伍爾沃思是一個出售5至10分美元小商品的美國商人)。
因為司登衝鋒槍製造簡單、造價低廉、經濟性好、工作可靠、射擊準確。在戰場上的威力不亞於造價昂貴的美國湯姆森衝鋒槍,因此華東軍中的湯姆森衝鋒槍都不再裝備。
新編的步兵師之中,一個班的衝鋒槍數量增加到了兩支,同時還有一支ZB…26輕機槍,同時還有一把14式霰彈槍。排級裝備一挺MG08/15輕機槍,一門60mm迫擊炮,火力絕對是空前的強大。
衝鋒槍使用簡單,新兵不需要怎麼瞄準,看到敵人一梭子打過去就行了,加之14式衝鋒槍成本低廉,自然是大量裝備。
子彈方面與湯姆森衝鋒槍是通用的,都是用手槍彈,中止能力極強,被這種子彈打中,基本上就是當場斃命,一般不會出現敵軍被打倒了還能打黑槍的現象。
因為打的是塹壕戰,所以衝鋒槍多一些正好合適,射程並非問題。華東軍並不缺乏打擊遠距離目標的單兵火力,遠距離打擊目標的能力絕對的強悍。火力壓制有步槍、輕機槍,精準打擊有狙擊步槍。
不管是近的還是遠的,日軍都討不到好處。
新型的飛機也很快裝備到了空軍部隊,每天能有十架蚊式轟炸機出廠,空軍對這種蚊式轟炸機十分滿意。
甚至可以說是激動萬分。
蚊式轟炸機的效能實在是太優秀了,每小時六百多公里的時速,絕對是當前世界上最快的轟炸機。
而且載彈量能達到兩千公斤,航程是三千公里。
蚊式轟炸機超越了重錘Ⅲ的載彈量,同樣超越了鯤鵬Ⅱ的航程。同時還有一些蚊式轟炸機被改成了魚類機,用來投射魚雷。
聽說還有後續的改裝版本,還將改裝成戰鬥機。空軍開始大量裝備這種蚊式轟炸機,這種蚊式轟炸機不僅可以當成戰術轟炸機來用,還可以當成戰略轟炸機來用。
不僅可以用來轟炸日本本土,還可以用來遠距離增援海軍。每天十架的出產速度,一年之後可以積累出三千六百多架,不過具體要不要裝備那麼多,得根據情況而定。
不過空軍的軍費比較充足,裝備個三千六百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空軍造這麼多蚊式轟炸機,自然是在為了以後的戰爭做準備,就算是裝備三千多架蚊式轟炸機,但這種轟炸機速度奇快,生存能力強,完全可以用個最少二十年,這筆投資是很划算的。
華東飛機制造廠在十二月中旬試飛了一種新型俯衝魚類機——海鷗Ⅱ型,海鷗Ⅱ俯衝魚雷機的體形比Ⅰ型大上一些,載彈量從450KG提升到了700KG,最大航速增加到了36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為600公里。
700KG的載彈量,可以寫到400mm口徑的魚雷,效能也還算不錯,特別是日本的軍艦在防魚雷方面和英國一樣的爛,400mm口徑完全夠用的。
夏鈞親自到飛機制造廠觀看了這種俯衝魚雷機的試飛,魚雷在杭州灣的實驗海域投下了一枚魚雷。
海鷗Ⅱ從天空俯衝而下,在靶艦的一百米外投下了400mm魚雷,魚雷的發動機在水中急速旋轉,很快便浮上了水面,快速的躥向靶艦。
很快魚雷就衝到了靶艦下方,這是一枚磁性魚雷,馬上黏到到了靶艦下面。
“轟”一聲巨響過後,魚雷在靶艦的船舷後側爆炸,形成了一個小蘑菇雲,黑色的濃煙沖天而起,靶艦被命中之後,船舷後側的水線上被炸出了一個大窟窿,接著迅速的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