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借我一生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我寫這本書,決不想與誹謗者辯論,也不想對媒體和讀者表白。我只寫自己的內心感受和人生路途。如果有人在所謂的“真實性”上說三道四,我只想說一句:你們已經在全國報刊上編造我的經歷那麼多年,為什麼就怕我本人說幾句呢?難道中國公民自身經歷的真實性,永遠在批判者那裡嗎?

記者:“文革”縱容了人性惡,社會失去秩序,善意和公正被噤聲,大部分人屈從於人性的弱點——對於特殊歷史環境下人性弱點的大規模呈現,後人無法苛求;但時過境遷,有些人的道德良心會不斷反省,比如巴金自1978年至1986年150多篇隨筆結集的《隨想錄》,它提醒人們應該有勇氣剖析自己而不是選擇粉飾。我想問的是,在那段特殊歷史環境下,人性的弱點在你身上多少呈現?時過境遷你對自己的反省結果如何?

餘秋雨:災難會誘發人性的弱點,但也能?煉人格的光輝。請想想,我在十幾年前“仕途亨通”的時候為什麼毅然辭職?為什麼近十年來面對如此狂風暴雨的誣陷,仍然冒著生命危險考察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全是因為從那十年的災難中獲得了人格力量。

我在“文革”中的弱點,《借我一生》的第五卷第二章“那一疊紙條”裡有剖析,結果也必然與人們的期待相反。我寫到,爸爸去世後我發現了他當年在關押地,寫給造反派的很多借條。為了我們全家的生存,他在向暴力哀求。由此我痛苦自省,我畢竟沒有被關押。如果能與造反派關係好一點,爸爸也許就不必那麼苦了;如果我在1968年不拒絕大批判,也許能留在上海照顧可憐的全家了;如果那時跟著寫一些附和文章,也許爸爸和全家能早一點過正常生活。

我的這種反思,是###、古遠清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他們要求我做的“反省”、“懺悔”,萬萬不可答應,就像我們雖然有很多缺點,卻萬萬不可在造反派的批鬥會上低頭交代一樣。巴金先生的解剖是面對君子世界而作的。君子過於自責了,那些人就以為自己是審判官了。

近十年的中國文化氛圍,已經與巴金寫《隨想錄》時更加不同。因此,善良的人們更不可天真。決不能把精神世界的審問權,交給那些人。如果交了,將會把朗朗天地重新變成地獄判殿。

2。文人與做人

記者:除去法律,媒體某種程度上代表社會公正。你說過“平白無故把一個不認識也不瞭解的人在報紙上痛罵,是違反法律也違反道德的。道德本身是經不起推敲”的。也認為“我國傳媒還沒有建立‘對立制衡’機制”。除去“道德缺失”、“媒體制衡”、“圈子保護”三重原因之外,造成你的“堂吉訶德式”的搏鬥和被“文化群毆”態勢的,還有無其他原因?比如你個人行為方式的原因。

餘秋雨:原因很深刻,我自己不便解析。我的行為方式,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慎重選擇的。就像我以前拒絕造反、拒絕放棄學術、辭去院長、冒險遠行、百折不撓一樣,選擇得非常負責,因此也不會動搖。

記者:很多人對你的批判不肯罷休,是因為他們覺得你不夠率真,不肯承認自己在“文革”中有汙點。換句話說,很多批判是針對你的做人方面。包括你經常參加社會活動和出境率高,被認為是內心浮躁、好出風頭。你的某些做法是否違背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文人的要求?如,做人要低調內斂,學者要甘於寂寞等。

餘秋雨:為了討好別人不斷矮化自己的人,才不率真。把自己身上不存在的汙點說成是汙點,既侮辱了自己,也侮辱了天理,侮辱了歷史。我參加社會活動極少,誰見我參與過什麼協會的活動,或出席過什麼會議,或召開過自己書籍的新聞釋出會和研討會?更沒有主動上傳媒,只是應邀參加了三次電視行動:鳳凰衛視的“千禧之旅”、“歐洲之旅”和在中央電視臺的歌手大賽任綜合素質評委。可能做得還不錯,受到了觀眾歡迎,引起了那些人的嫉妒,又刺激了有些人的名利慾望,事情就這麼簡單。

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文人的要求,今天中國文化界沒有人在遵守。這只是少數人希望別人息影噤聲的藉口。他們自己如果真是“內斂”和“寂寞”的,怎麼把我這個他們根本不認識的人當作靶子,年年月月在報刊上大喊大叫?他們這麼多人集體高聲地喝令一個人安靜,已經喝令了好些年,那個人至少也能回一句嘴吧:不安靜的到底是誰?

即便是堂堂中央電視臺,歷來邀請我十次我最多答應一次,現在連一次也不願答應了。試想,這種情景落到那些喝令者自己身上,會怎麼樣?《借我一生》有很多篇幅,寫了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