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劫,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索羅斯這種滅人之國不用流血的高超手段才是他真正厲害之處。看來欲滅一國先亂其心確是
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6。 阻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按下了葫蘆又冒起了瓢,當東歐和蘇聯“有控制的解體”戰略目標基本達成之後,從來就被排
除在權力最核心之外的老歐洲的核心德國與法國變得不安分起來。在失去了蘇聯這一龐大的
外來威脅之後,立刻就想要另起爐灶搞歐元,與英美金融勢力互別苗頭。■■■歐元一旦建立
起來,勢必形成對美元體系的霸權產生嚴重的動搖作用。倫敦…華爾街軸心與德法同盟之間的
貨幣衝突日趨激烈。
■■■■■■■■■■!!!問題的根源就在1971 年布雷頓體系的解體造成了世界貨幣體系的嚴重失
序。在黃金間接本位的布雷頓體系之下,世界主要國家的貨幣匯率幾乎是高度穩定的,各國
貿易和財政也不存在嚴重失衡的問題,因為赤字的國家勢必流失真正的國家財富,從而使該
國銀行體系信貸能力下降,自動導致緊縮和衰退,消費出現萎縮,進口勢必下降,貿易赤字
消失。當人民開始儲蓄,銀行資本開始增加,生產規模擴大,貿易出現順差,社會總財富增
加。這一優美的自然迴圈和控制系統被1971 年以前的全部人類社會實踐反覆驗證過,嚴重的
赤字根本無處藏身,貨幣風險對沖幾乎毫無必要,金融衍生工具不存在生存的條件。在黃金
制約之下,所有的國家都必須誠實和刻苦的工作來積累財富,這也就是國際銀行家厭惡黃金
的根本原因。
。onefx/bbs
當失去黃金這一定海神針之後,國際貨幣體系自然大亂,在經過人為製造的“石油危機”造成
對美元的強烈需求之下,再由79 年以來的超高利率,美元才逐漸站穩了腳跟。作為世界各國
的儲備貨幣的美元,其價格如此上竄下跳,而其操縱權完全掌握在倫敦…華爾街軸心的手上,
被迫跟著坐貨幣過山翻滾車的歐洲國家自然滿腹苦水。於是,70 年代末,德國財政部長施密
特(Helmut Schmidt)找到法國總統德斯坦(Giscard d'Estaing)商量建立歐洲貨幣系統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來消除歐洲國家之間貿易中令人頭痛的匯率不穩定問題。
1979 年歐洲貨幣系統開始運轉,並且效果良好,尚未加入的歐洲國家紛紛表示了加入的興趣。
對於這個系統未來可能演變成歐洲統一貨幣的憂心,開始強烈地困擾著倫敦…華爾街的精英圈
子。
更令人不安的是從1977 年開始,德國和法國就開始插手歐佩克事務,他們計劃向特定的石油
輸出國提供高技術產品和幫助這些國家實現工業化,作為交換條件,阿拉伯國家保證西歐長
期穩定的石油供應,並將石油收入存進歐洲的銀行體系。倫敦方面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德法
的另起爐灶的計劃,在所有努力全部失敗後,拒絕加入歐洲貨幣系統。
德國當時還有更大的圖謀,那就是最終完成統一大業,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勢必最終主導
歐洲大陸。為此目的,德國開始接近蘇聯,準備和蘇聯保持溫和而互利的關係與合作。
為了對付德法的企圖,倫敦…華爾街的謀士們提出了“危機弧形帶”(Arc of Crisis)這一理
論,其核心就是放出伊斯蘭激進勢力,使中東產油地區動盪起來,其餘波甚至可以波及蘇聯
南部的穆斯林地區,此計既打擊了歐洲與中東的合作前景,阻礙了歐洲統一貨幣的步伐,又
牽制了蘇聯,併為美國今後軍事介入海灣地區做了準備,實在是有一石三鳥之效。
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和國務卿萬斯果然把事情辦得很漂亮,中東形勢出現嚴重動盪,1979
年伊朗爆發革命,世界出現第二次石油危機。其實,世界上從未出現過真正的石油供應短缺,
伊朗中斷的每天300 萬桶石油的缺口,完全能夠由美國嚴密控制之下的沙特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