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915
年1 月15 日,摩根銀行與英國達成信貸協議,數額為1000 萬英鎊,這在當時對美國而言已
是一筆相當可觀的的大生意,當時沒有任何人能料到最終的貸款總額會達到令人震驚的30
億美元!摩根銀行收取了1%的手續費,3000 萬美元落入腰包,摩根在戰爭中的吃得缽滿盆滿。
。onefx/bbs
同年春天,摩根又與法國政府簽訂了信貸協議。
1915 年9 月,考驗華爾街是否能夠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時刻到來了。5 億美元的盎格魯…法蘭
西(Anglo…French Loan)貸款正式拉開了序幕。原本堅決反對的威爾遜總統,架不住銀行
家和內閣成員兩面夾擊,他的新國務卿羅伯特。藍辛警告說:“如果沒有貸款,結果將是生產
受限,工業衰退,資本和勞動力閒置,大規模破產,財政危機,民怨沸騰和不滿滋生。”'4。5'
威爾遜聽得出了一身冷汗,只得再次讓步。對於這次規模空前的債券出售,華爾街的銀行家
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61 家債券承銷商(Underwriter)和1570 家金融機構加入了發售業務
'4。6'。這是一次極為艱難的任務,特別是向美國中西部推銷這些債券就更為困難。美國人民
普遍不認為歐洲的戰爭與他們有什麼直接關係,而不願意把錢投到歐洲的戰火中去。為了打
消這種疑慮,銀行家們大力宣稱這些錢會留在美國。儘管採用了種種方法,中西部地區只有
一家芝加哥的銀行願意加入華爾街陣營,這個行為立即激怒了當地的德裔儲戶,他們發動了
抵制銀行運動。到1915 年底,仍有1。87 億美元的債券沒有賣出。
當戰爭打到關鍵時刻,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英國政府宣佈將對英國國民所持有的美國債券
的利息收入徵稅,英國人立刻賤價出售這些債券。英格蘭銀行很快堆滿了美國債券,英國政
府立刻讓他們的美國代理摩根公司將這些美國債券在華爾街足額出售,美國投資者對本國的
債券接受度自然很高,很快30 億美元的債券變了現,英國又得到一筆鉅款來支撐戰事。但是,
英國對美國積累的一百多年的債權人地位,也隨之煙消雲散了。從此,英美之間的債權關係
發生了根本變化。
美國的信貸猶如烈火烹油,戰火開始迅速蔓延,戰爭慘烈程度也急劇上升。僅僅是在馬恩河
戰役,協約國一天就要消耗了20 萬發炮彈,人類終於見識了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後勤系統
之下,如果再有現代化的金融手段,戰爭將會是何等慘烈,何等曠日持久。
戰爭使物資消耗達到燃燒的速度,戰爭使交戰國砸鍋賣鐵也要堅持,戰爭使不惜一切代價的
政府不計條件的向銀行貸款,難怪戰爭始終是銀行家的最愛。
2。 斯特朗操縱下的戰時美聯儲
本傑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開始引起公眾矚目是在1904 年當他成為銀行家信託
(Bankers Trust)的董事長的時候。當時,摩根的親信戴維森對日益崛起的信託公司越來
越擔心,這些信託公司業務範圍比商業銀行更加廣泛,所受的政府監管卻更少,因此能夠以
更高的利息吸引資金。為了應付這種新的競爭,戴維森在得到摩根的授意後,於1903 年也幹
起了信託的買賣,斯特朗成為戴維斯的具體執行人。在隨後的1907 年風暴中,銀行家信託還
加入拯救其它金融機構的行動,斯特朗因此而名聲大噪。1913 年美聯儲成立之後,戴維斯和
保羅。沃伯格找到斯特朗進行了一次深談,希望斯特朗出任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長這一關鍵位
置,斯特朗爽快地答應了。從此,斯特朗成為美聯儲系統實質上的首腦人物,摩根、保羅、
謝夫等華爾街巨擎的意圖在美聯儲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
斯特朗迅速適應了新的角色,他成立了非正式的美聯儲董事論壇的組織,定期聚會商討戰爭
。onefx/bbs
時期的美聯儲行動準則。他以非常巧妙的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