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一邊是成百成千名官兵,列隊擠上了碼頭,站在那裡不知該如何按序列登艦。站在碼頭前沿的幾個趾高氣揚的美國海軍指揮官見狀,先是用英語嘰哩咕嚕了一陣子,見無人搭理,才大聲喊道:“Who can speak English?”
船行兩個晝夜,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旌旗飄揚、浩浩蕩蕩大艦隊駛進了基隆港。楊壽夾在七十軍的隊伍裡頭,踏上了碼頭,看出去的光景是一場更大的混亂:
碼頭上有幾節過時的火車廂橫在一邊;一邊則是爭先恐後登岸的官兵,口號聲喊成一片,隊伍擠在一起,很混亂。尤其是輜重部隊……相互爭道,搶把槍械運上火車,更是叫喊謾罵、喧鬧雜亂。這些行動所構成的圖景,完全不像是支訓練有素、軍容嚴整之師在作光復國土之旅。
我以為,戰爭剛結束,大概所有的接收部隊都亂成一團吧。跟張拓蕪談了,才知道,並非如此。
作家張拓蕪的部隊是二十一軍——是的,這正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第九天,被緊急調到臺灣去的二十一師,後來“軍”整編為“師”。在七十軍抵達基隆的兩個禮拜之後,張拓蕪所屬的二十一軍接到命令開赴鎮江,中間會經過南京。
僅僅是“經過”,還不是去“接收”南京,二十一軍就做了很多事前的思慮和準備。部隊在距離南京城還有一段路的採石磯就停了下來,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整補,也就是上臺之前對著鏡子整理儀容和化妝:年紀大的、姿態難看的、拖著病、帶著傷、瘸了腿的,還有眾多做勞役的馬伕、挑夫、伙伕,以及這些人所必須推拖拉扯、肩挑手提的鍋碗瓢盆雨傘籮筐、彈藥醫療器具貨物等等,統統都在進城前三更半夜繞到南京城外,送上了火車到下一站等候。
年輕力壯、儀容齊整的兵,放在前排。
到了城門外人少的地方,部隊再度整裝:每個士兵把腰間的皮帶束緊,鞋帶綁牢,然後連揹包都卸下,重新紮緊。
二十一軍的裝備其實克難之至。他們的揹包,不是帆布做的,是九個竹片密織而成,棉被折迭成四角方糖一樣,兩面竹片一夾,就拴緊成一個包。他們的頭盔,表面形狀看起來跟德國士兵的鋼盔一樣,其實從來就不是鋼盔——鋼是奢侈品,他們頭上戴的是“笠盔”,竹篦片編成,只是做成頭盔的形狀。
想想看。炮彈和機關槍子彈撲天撲地而來,頭上戴的是斗笠,連碎石都擋不住。
因為多了一份心,所以二十一軍真正進城的時候,南京的市民所看到的,就是一個雖然戴竹笠、穿草鞋,但是基本上裝備輕簡、步伐矯健而軍容整齊的隊伍了。十七歲的張拓蕪還記得,一進城門,看見路兩旁還有很多列隊敬禮的日本軍人,城門上兩串長長的鞭炮被點燃,劈哩啪啦震耳地響起。“我們的精神也為之一振,草鞋踩在地上也特別穩重有力了……”
45,正確答案是C
長達五十年沒見過中國軍隊的臺灣人,擠在基隆碼頭上和臺北的街頭。知道國軍會搭火車從基隆開往臺北,很多人守在鐵路的兩旁。還有很多人,從南部很遠的地方跋涉而來,等待這歷史的一刻。
臺北比基隆還熱,街頭人山人海,人體的汗氣和體溫交揉,人堆擠成背貼著背的肉牆,在肉牆中,人們仍舊墊起腳尖、伸長了脖子張望;父母們讓孩童跨腿騎在自己肩上,熱切而緊張。
作家吳濁流的小說讓臺灣少女“玉蘭”的眼睛,就這樣看見了“祖國”:
滿街滿巷都是擁擠的男女老幼,真個是萬眾歡騰,熱鬧異常。長官公署前面馬路兩邊,日人中學生、女學生及高等學校的學生們長長的排在那邊肅靜地站著。玉蘭看見這種情形心裡受了很大的感動,以前瞧不起人,口口聲聲譏笑著“支那兵,支那兵”神氣活現的這些人,現在竟變成這個樣子……
祖國的軍隊終於來了……隊伍連續的走了很久,每一位兵士都背上一把傘,玉蘭有點兒覺得詫異,但馬上抹去了這種感覺,她認為這是沒有看慣的緣故。有的挑著鐵鍋、食器或鋪蓋等。玉蘭在幼年時看見過臺灣戲班換場所時的行列,剛好有那樣的感覺。她內心非常難受……
大概在同樣一個時候,二十二歲的彭明敏也正從日本的海軍基地佐世保駛往基隆港,很可能搭的就是小鮑布那艘登陸艦。
戰前彭明敏在東京帝國大學讀政治學,不願意被日軍徵召上戰場,所以離開東京想到長崎去投靠兄長,卻在半途中遭遇美軍轟炸,一顆炸彈在身邊炸開,他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日後成為臺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的彭明敏在基隆港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