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評。(2)用她的話來說,“考古學家大都不懂歲差知識。這影響到他們對古代神話、古代神祇和古代神廟的佈局等的理解……對天文學家而言,歲差是個早已確認的事實,研究古代人類歷史的人應該掌握這門知識。”(3)
塞勒斯在她的新書《古埃及神祇之死》中雄辯地表明瞭她的論點。她認為,俄賽里斯的神話故事中可能刻意地輸入了一組關鍵資料。這些資料對敘事而言可謂“累贅”,但卻是一套永存的算式。透過它們,我們可以算出下列準確得驚人的資料:
1。地球緩慢的歲差方向擺動造成的春分日出位置在黃道上移動1°所需要的時間( 與星空背景相關)。
2。太陽走過一個黃道帶宮(30°)所需要的時間。
3。太陽走過兩個黃道帶宮(60°)所需要的時間。
4。完成一個“大回轉”,(4)即太陽在黃道上走完360°度,完成一個歲差週期或者說“大年”所需要的時間。
計算大回轉
塞勒斯在俄賽里斯神話中強調的資料是360,72,30 和12。這些數字大都出現在神話中講述各種人物的生平細節的章節中。大英博物館埃及文物部的前主管E·A·沃里斯·巴奇沒費多大功夫就將這些資料歸納到了一起:
大地之神蓋布愛上了太陽神瑞的妻子女神努特。瑞發現了他們私通,他詛咒他的妻子,讓她在任何一年中的任何一個月都不能生養孩子。計算與知識之神透特也愛努特。他與月亮玩牌,贏了她整整五天的時間。他將這五天加到當時的一年360 天上。在這五天中的第一天,俄賽里斯出生,而且就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一個聲音就宣佈造物主已經降生。(5)
這個神話還告訴我們,當時的一年360天分為“12 個月,每個月30天。”(6)塞勒斯指出,一般說來,俄賽里斯神話在關鍵處會“說上那麼三言兩語,讓你不由自主地注意到其中的數字,並進行簡單心算”。(7)
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塞勒斯的三個歲差資料:360,12 和30。第四個出現在後面的故事裡。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數字。我們在第9章中已經看到,那個叫做塞特的邪惡的神糾集了一批共謀,殺害了俄賽里斯。這些陰謀家的數目是72個。
有了最後這個資料,塞勒斯說,我們就可以啟動一套古老的電腦程式了:
12=黃道帶裡星座總數;
30=黃道帶上各星座所佔度數;
72=春分日太陽在黃道帶上完成1°歲差移動所需要年數;
360=黃道總度數;
72×30=2160 (太陽在黃道上走完30°,即黃道帶十二宮任何一宮所需的年數);
2160×129(或360×72)=25920 (完成一個歲差週期,或者“大年”所需的年數,也就是實現一個“大回轉”的年數。
其他數字及數字組合也會出現,如:
36=春分太陽在黃道上完成°的歲差行程所需要的年數;
4320=春分太陽在黃道帶上完成60°歲差行程所需要的年數(即移動兩個黃道帶星座所需時間)。
塞勒斯認為,這些數字構成了歲差密碼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怪異地、執拗地,一再出現在古代神話和莊嚴的建築中。與許多玄妙的命理學中的數字一樣,這些密碼允許人們隨意向左向右移動小數點,也可以運用這些密碼中的基本數字(都與歲差率緊密相關)組成幾乎任何可以想像得到的組合,排列、乘除和分數。
這個密碼中首當其衝的數字是72。古人神話常在這個數字上加36,使成108;然後用100乘以108,等於10800;或者用它除以2,等於54,再乘以10,就是540(或5400,54000,540000等等)。還有一個重要的數字是2160(春分太陽走過黃道帶一個星座所需年數)。古代神話經常將這個數字乘以10或者10的因數,得216000,2160000等等;有時乘以2,得4320,43200,432000,4320000,無窮無盡。
比喜帕恰斯更精確
塞勒斯認為,組成這些數字的資料被刻意轉變成密碼編進俄賽里斯的神話中,目的是將這些歲差資料傳導給尚待啟蒙的人們。要是她的假設沒有錯,我們就必須得面對一個耐人尋味的、反常的現象。如果它們真的是與歲差相關的數字,這些數字在出現的時間上就太不可思義了。它們的科技含量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