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真要說他多高看顧誠,也還不至於。
顧誠也不拿架子,喝著茶調侃:“客氣了,我一個賣遊戲的,和李總賣書的不能比。你是最雅的生意,我是最俗的生意,李總別看不起我就不錯了。”
“哪裡話,都是生意人,說雅俗臊得慌。”李慶也是個爽快人,直接把話題往戲肉上引,“不知顧先生今天來,是有什麼合作想談呢?”
“據我所知,貴公司到目前為止只是一家在網上賣書的。但是我聽說,李總在泡沫破裂之前,考慮過線上音像電商,還試圖佈局收一些別的音像電商公司,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反正現在暫時是沒錢鋪那麼大攤子了。”
“我有,我想鋪。而且,我願意和李總合作。”
第50章 叮鐺網
從本質上說,李慶算不上“根正苗紅”的網際網路商人。因為他踏入網際網路圈的本意,並不是想做網際網路,而只是想讓網際網路為他所用,幫他做好傳統內容產業的生意。
早在網際網路這個行業興起之前的1993年,當時剛剛畢業下海沒幾年的李慶,就在京城開了一家名叫科文公司的出版社。
後來網際網路興起了,李慶覺得這玩意兒可以和傳統傳媒產業結合起來,便放下生意去米國留學考察了一陣子。然後在米國認識了後來的妻子俞瑜,以及他一生要追趕的目標貝索斯的亞馬遜公司。
在米國,亞馬遜式圖書電商的崛起讓李慶深受震動,97年回國後就開始改組他的出版社。經過兩年的摸索,在99年11月,他正式上線了一個對標亞馬遜模式的華夏圖書電商網站鐺鐺網。
鐺鐺網正式經營後僅僅3個月,也就是2000年2月,李慶得到了天使輪投資,來自一家米國機構老虎基金對方給鐺鐺網和科文出版社的打包估值是320萬米元,老虎基金注資80萬米元后總估值400萬米元,老虎基金佔股20%。
從這個時間切入點來說,李慶算是命比較好的了眾所周知,僅僅一個月之後便是納斯達克的313股災。李慶融資融得早,才高位套了80萬米元流動資金。
錢剛到手的時候,李慶也春風得意大手大腳過,燒錢做推廣、虧本價賣書撐流量這種事兒都沒少幹。吃相也絕對不會比十幾年後的滴滴打車或者餓了麼之類補貼狂魔好看。
不過這種輕狂的賠本賺吆喝沒持續多久,313納斯達克股災就讓李慶清醒了些,變得“節衣縮食”,又過了五個多月之後,泡沫徹底崩潰,李慶的日子就更艱難了。
2月份老虎基金給他投錢後,他的公司好歹還值3000萬人民幣(1比8匯率)。9月份再找風投的時候,哪怕估1000萬現值都沒人給他錢了。水分一下子跌掉了三分之二寒冬當中,到處都是錢荒。
所以,眼下這個節骨眼兒,李慶的鐺鐺公司估值,還真就比不上光有形資產就近千萬人民幣的傳奇娛樂。
面對顧誠的合作,他是硬氣不起來的。
這一點,談判雙方都知道今兒個顧誠就是來撿漏的。
顧誠喝完茶,慢條斯理地說:“聽說李總前陣子考慮過擴大經營範圍,來穩住盤面、度過寒冬,然後盯上了音像出版物的電商,不知最後為什麼沒動手呢?”
李慶心說你丫這不是來看笑話的?這種問題還用問?
不過既然是合作,服軟的話還是得開誠佈公地說:“想過,但不是暫時沒錢麼。等賣書賺回來一些,明年我會考慮的。”
顧誠單刀直入地說了自己的想法:“我有錢,不如我來開一個音像電商,和李總的圖書電商捆綁在一起,也好相互借用宣傳引流的渠道肯在網上買正版書看的消費者,肯定都是素質比較高、版權意識好的。我相信他們當中願意聽正版音樂看正版電影的人應該也不少。”
李慶的臉色有些難看了:“這是合作麼?我的鐺鐺網已經是國內第一大圖書電商了,雖然日子難過,但同行裡壓根沒人能撼動我的江湖地位。你新開一個音像電商,屁的流量都沒有,這叫‘互相引流’?明明是你傍著鐺鐺網單方面拉客好吧!”
“稍安勿躁,我說是合作,當然有別的條件嘛。”顧誠不緊不慢地說,“首先,我可以花個幾十萬,買個最近塊崩掉的音像電商殼子,改組過來,對方好歹也是有幾萬使用者量積攢的。
其次,我可以給你的鐺鐺網注資50萬人民幣,只佔你5%股權相當於是按照1000萬估值來注資,給你點資金解燃眉之急。
最後,我的傳奇娛樂公司馬上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