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這個新人歌手出道,周潔倫,我認為他會很紅。想趁著他還沒要價權的時候,把他的唱片代理權拿下來。當然了,如果能一併順勢拿下些其他歌手,就更好了。”
潘潔穎不是很懂娛樂圈,只覺得這種模式聞所未聞:“對方不是已經有經紀公司了麼?音樂圈裡還有你說的那種談法?”
顧誠科普道:“國內原先這麼操作的很少,一個藝人一般就籤死了一家經紀公司,主要是因為國內的藝人很少跨國發展。
但這種例子在東夷和扶桑是不少的。比如前陣子我就聽說,小雅在s…bs電視臺當了兩個月音樂節目vj後,李社長準備給她簽單獨的海外經紀約,把她未來在扶桑市場的包裝推廣委託給當地的艾迴唱片。
我覺得咱按照那種模式,把合同改得適合國情一點,完全可以去和灣灣人談,用承諾銷量之類的辦法買一些灣灣藝人的大陸經紀約。”
潘潔穎仔細揣摩了一下,便知道弟弟認準的事情是拽不回來的了。
只不過,老是這麼依靠“神秘主義”的直覺做生意,潘潔穎總覺得提心吊膽的。
“那……你這個計劃暫時要動用多少錢?如果會動到明年一季度的伺服器託管費,我絕對不依!”
顧誠立刻給姐姐吃定心丸:“不會不會,咱不是能出200萬流動資金麼,我就用這筆錢夠了。”
“那你準備怎麼做?這幾天直接飛去臺北?”
“直接去臺北沒啥說服力,畢竟咱在音像圈子裡一點底子都沒有。所以這兩天我準備先在國內談個合作,談成之後再去臺北,到時候可以狐假虎威一下不瞞你說,前幾天我剛剛註冊了家新公司,就是為了這樁生意。”
國內註冊一個新公司只要50萬,所以即使是潘潔穎把招行的貸款貸下來之前,顧誠也是拿得出這點零錢的。這事兒潘潔穎也知道,只不過一開始沒問顧誠要新公司幹嘛。
……
第二天一早,顧誠姐弟倆又趕了早班飛機直飛京城。
在顧誠年滿18週歲之前,這種場景實在是躲不過去。畢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只能寫他姐,大事兒簽字也只能讓姐出面。顧誠只能以絕對大股東的姿態出現。
不過這一次,他們要找的傢伙終於不在中關村了,而是在國展中心區塊。
從這個地理格局的微妙變化中,也可以看出一個細節端倪顧誠今天要找的這個合作伙伴,不是純粹從網際網路起家的。
而是從別的生意領域,遷移到網際網路上來是他“+網際網路”,而不是“網際網路+”他。
“應該就是這裡了。對,鐺鐺網就是這個名字。”
經過一番搜尋,姐弟倆終於在國展中心附近一處出版社扎堆的寫字樓群當中,找到了他們要的地址。
然後姐弟倆就大模大樣地上樓求見,連預約都沒有。
這還是網際網路寒冬來臨之後,顧誠第一次拜訪其他網際網路公司。
幾個月前,他最初到wemade或者黃易家求見被堵的經歷,現在想來已經恍如隔世因為眼前這個名叫鐺鐺網的公司,已經連前臺接待小姐都請不起了。
寒冬的效果,立竿見影。
顧誠還是推門之後敲了敲玻璃,才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過來招呼,臉上強行擠出一絲苦笑:“你們好,請問找誰?”
顧誠摘下白手套,環視了一圈辦公室,緩緩說道:“李總在麼?李慶。我是一家網遊公司的,有些合作想和他聊聊。”
“哦,你們找我先生?在的在的。稍等,他剛剛到樓下一家出版社談事兒,馬上會來。”
那女人說著,雙手接過名片,然後把顧誠和潘潔穎讓進會客間沙發上,親自泡了兩杯茶。
“老闆娘親自接待訪客,這也沒誰了。看來這家公司很困難吶。”潘潔穎喝著茶,默默地想。
剛才那女人也給潘潔穎發了名片,所以她才知道對方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娘、聯合創始人,名叫俞瑜。
顧誠淡定地喝了一會兒茶,李慶便回來了。
俞瑜和他說了幾句,他立刻走進會客室,熱情地和顧誠打招呼:“顧先生是傳奇娛樂的?久仰久仰。聽說這兩個月,京城大小網咖裡打‘傳奇’這個遊戲的人還不少,貴公司前途無量啊。”
李慶約莫35歲年紀,長得很有特色,骨架很突兀。看神色表情,最近應該沒少經歷滄桑蹉跎。不過他剛才恭維顧誠的話,多半也就是客套傳奇這個遊戲,李慶聽是聽說過的,不過如今全京城玩傳奇的玩家也不過萬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