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哪裡是不懂,我是怕你真忘了。”潘潔穎莞爾一笑,想起了另一個問題,“對了,當初我和媽去跑貸款的時候,你讓貸越多越好。現在談下來了,多出來那些流動資金你究竟有啥安排麼?做遊戲這點錢已經夠了,難不成你還要繼續加大廣告力度?”
顧誠不知道這個問題該怎麼解釋,從自己的公文包裡拿出一本海峽對岸的娛樂雜誌他想辦法搞到的。
“我最近想弄點兒新的生意,不光是做遊戲。”
潘潔穎心裡一抽:“這麼急?不能等遊戲大賺了之後,再談這些麼?”
“錢躺著又不會下崽,還天天還利息。我讓你貸那麼多,自然是有用處的。眼下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有些生意正好在低潮期,過幾個月就沒那麼好的抄底機會了。”
潘潔穎覺得自己快被表弟的快節奏給打敗了,他真是一步不扯著蛋都不甘心啊。腿剛剛長長了一寸,步幅倒要跨遠兩寸。
“那你說說到底想做點啥。”
第49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
提前兩個多月開啟傳奇的預充值服務,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讓這個網遊提前在金融業界刷到了臉、證明了價值。
但顧誠捫心自問,就算這把臉沒刷成、錢貸得不多,他也能撐過去。
明年1月份要預繳的寬頻費、伺服器託管費,大約在200萬。今年剩下兩個月裡傳奇的廣告/營銷費、加上“網咖老闆代充值系統”的開發、推廣,也就100萬左右。
所以按照原先的軌跡,最晚到2001年2月份,顧誠怎麼都能實現收支平衡了。
以傳奇這個遊戲本身的優勢,加上顧誠目前為止的優秀佈局,後續哪怕他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傳奇上,只是偶爾來掌個舵、微調一下經營策略,都能確保躺在那兒滾雪球賺錢。
他之所以非得把這個“收支平衡”的時間點,從2001年2月份拉回到2000年11月初、搶這3個月的時間差,自有他非在這3個月裡搞定不可的事情。
有些機會,錯過了就永遠沒有了。
他胸有成竹地給表姐安利:“我想開家網上賣唱片、賣正版遊戲的音像電商。然後以此為契機重新殺回內容發行產業,殺回娛樂圈當初我離開s…m公司,只不過是不想揹著練習生和組合的奴隸合同,並不是我不想做音樂影視。做傳奇,只不過是我的第一桶金,我遲早還是要橫跨整個內容產業的。”
潘潔穎認真地問:“那為什麼是做音像電商呢?”
顧誠一一分析:“原因有三。首先,音像電商這個業務,在泡沫破裂之前曾經有不少人嘗試過。99年的時候,很多電商先驅以為這是個空白市場,不要錢一樣地往裡殺,到處賠本賣片子。結果泡沫破裂之後統統倒閉了,只有最大的一兩家苟延殘喘,但也資產嚴重貶值。我們這時進場,稍微花點錢就能佔到比原先多十幾倍的股份。
其次,音像行業隨著99年mp3格式音樂的興起後,就一直被資本看衰,認為網路電子音樂即將滅殺唱片業。這種判斷進一步重挫的該行業的價值。而與此同時,我認為‘網際網路的寒冬恰恰是單機遊戲和正版音像最後的春天’,所以我可以撿到漏。
最後,我認為今明兩年,或許是東亞樂壇最後一個誕生史詩巨星的機會。再往後,等網際網路產業復甦之後,樂壇會被組合樂隊和曇花一現的網紅歌手兩類供應者瓜分,再也不可能出現持續爆紅20年的歌神了。我趁這個機會進場,可以廉價簽下一些有實力藝人的唱片分銷權就算拿不下全部,至少拿下其在大陸的網上獨家經銷權。”
顧誠一邊說,一邊拿出幾期他最近蒐集的娛樂雜誌東亞各國和各地區的都有攤在表姐面前,裡有不少即將出道的新人簡訊。
潘潔穎反反覆覆翻看了一會兒,問道:“能說說你的目標麼?還是說你已經發現了什麼有價值扶持的、或者很有可能爆紅的人?”
顧誠臉一紅:“你怎麼知道?”
潘潔穎一臉無語的傲嬌:“我還不瞭解你明明是蠻不講理的直覺猜測、鐵口直斷,非要講出個一二三四的理由來自圓其說。你自己想想吧,在我面前強詞奪理多少回了,每次都咬定一個結論,然後再來野蠻證明。”
“這不是沒辦法直接告訴你咱是先知先覺的嘛。”顧誠在心中暗暗苦笑。
既然被表姐看穿了自己是“靠直覺胡鬧”,他也懶得掩飾。
他拿過雜誌,翻到某一頁上,指著一個長得有點囂張的帥哥說:“就是他了,灣灣的阿爾發音樂公司,這個月會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