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此棺不僅質地好,而且碩大無比。高吉人謝過老人後,把裝有師長遺骸的那口小棺,裝入楠木大棺成殮。於是,戴安瀾的靈柩共有三層,開古今殯葬先例。最裡層是骨灰匣,中間是小棺,外層是大棺。外棺兩壁漆為絳色,兩端漆為硃紅。靈車兩側掛著戴安瀾四件血衣。莊嚴肅穆,悲天慟地。
戴安瀾的靈柩經過昆明、貴陽、桂林,最後運抵廣西全州,在第200師發祥地厝葬。靈柩轉運每到一地,家家素燭鮮花,人人揮涕執紼。
在重慶的蔣介石獻贈輓詞,祭奠這員愛將,詞曰:
虎頭食肉負雄姿,
看萬里長征,
與敵周旋欣不忝。
馬革裹屍酹壯志,
惜大勳未集,
虛予期望痛何如?
在延安的毛澤東也撰寫輓詩,遙祭壯士英魂,詩曰:
海鷗將軍千古(戴安瀾自號海鷗):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回到中國的土地,回到親人的身邊,戴安瀾將軍,你可以安息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曼德勒——空城、廢城、死城(1)
緬甸開鍋了!
進入4月份,這裡出奇的熱,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一二度,驕陽蒸烤下,森林起白煙,池塘冒熱氣,水牛吐白沫。路上,常常可以看見被曬死的牛或者行人。
緬甸的戰火比夏天的太陽更熾熱。中路,中國遠征軍第5軍同日軍第55、56師團浴血奮戰,天昏地暗。東路,第6軍與日軍第18師團拉鋸作戰,炮聲隆隆。西路,英軍與日軍第33師團反覆交火,一路狼煙。眾多的軍隊在搏鬥,眾多的火器在交鋒,懸浮在印度洋北岸的這小塊陸地快給踩塌了,炸崩了。
全緬甸,烈焰騰空,炮聲撼地,硝煙瀰漫,沸沸揚揚,簡直就是一口燒開了的鍋。
蔣介石這時正站在大鍋旁邊,手端一瓢水,心中猶豫:是把這瓢涼水澆下去呢,還是留著?
他想澆下去,把火壓住,又怕澆下去萬一壓不住火,反把這瓢水也蒸乾了。
緬甸戰場,中國已經投進了第5軍和第6軍。第66軍作為遠征軍預備隊,留在滇西。這是蔣介石節制緬甸戰場溫度的最後一盆涼水,輕易不能澆下去。3月16日,他曾有嚴令:
“第66軍決不能再開。第66軍主力不僅是遠征軍總預備隊,並且要兼顧昆明警備。”
直到同古失守,緬甸作戰陷入危局,蔣介石這才同意增調第66軍入緬參戰。
總司令一狠心,終於將最後一瓢涼水,澆進緬甸這口噗噗冒氣的滾水鍋。
孫立人中將指揮的新38師,作為第66軍的前鋒,4月8日,浩浩蕩蕩開進了緬甸故都曼德勒。
由於日本飛機輪番襲擊,狂轟濫炸,五代古都曼德勒已遭到極大摧殘。彈坑、瓦礫、血汙、屍骨,代替了昔日的繁榮。
城內到處是人畜屍體。鼓脹脹的死屍泡在發綠的汙水裡,在太陽的曝曬下,發出陣陣惡臭。紅頭蒼蠅在屍堆裡嗡嗡飛舞,烏鴉從這具屍體跳上那具屍體,專門啄死人的眼珠,野狼也跑進大街叼吃屍骨。
曼德勒成了一座空城、廢城、死城。
新38師開來之前,4月5日,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到緬甸部署軍事,曾到曼德勒巡視一番,曼德勒的慘象使蔣總司令大為震驚,他親自給丘吉爾修書一封,說:
“在我多年的戎馬生涯中,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地方像緬甸戰區這樣悲慘,這樣骯髒,這樣毫無準備,這樣混亂和衰敗。”
連鐵石心腸、見多識廣的蔣總司令也發出如此令人揪心的感慨,足以證明曼德勒的情況確實糟到了極點。
而當新38師威武雄壯的佇列,“刷刷”開進在大街上,而當孫立人烏黑鋥亮的馬靴,“咚咚”踩在一片焦土上,曼德勒,這塊在日軍猙獰的威逼下瑟瑟顫抖的土地,開始鎮靜下來。
新38師是一支訓練有素、令人放心的隊伍。
其來歷非同尋常。它前身是財政部稅警總團,擔負全國緝私任務,直接受財政部長宋子文指揮。就連蔣總司令要動用這支部隊,也得跟大舅子商量商量。腰包鼓鼓的宋子文,把自己手下這支宋家軍養得膘肥體壯,精精神神。
稅警總團的裝備在國軍裡首屈一指。清一色美式裝備。槍支、火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