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車輛、電臺、電話、望遠鏡、醫療器械,隨便哪一件都有USA的字母,就連吃的罐頭也是美國製造的。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除了那身灰軍裝和青天白日帽徽是國貨,其餘全是“美國造”。這一點,哪一支國軍也望塵莫及。
軍官派頭足,牌子硬。營以上軍官大多留過英美軍校。不是吃小米紅薯長大的土包子,是牛奶麵包喂出來的留學生。不少人外國話說得跟國語一樣溜。他們軍階高,薪水多,伙食好,誰見了都眼紅。
曼德勒——空城、廢城、死城(2)
師長孫立人更非平庸之輩。他祖籍安徽舒城,書香門第。1923年,孫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獲理工學士學位。後考取官費留美,入普渡大學,專攻機械工程。但孫立人沒有沉湎於工程師美夢。早年,在青島讀書時,14歲的孫立人曾在租界裡被德國人無端打了一個耳光。這記恥辱的耳光,給孫立人心靈埋下報仇的種子。大學畢業後,他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各國迅速崛起,而中國慘遭列強鯨吞,內亂外患,民不聊生。他認為救中國,不在振興工業,首先要強固國防;有志青年不是做學者,首先應是軍人。於是,他放棄了工業救國的初衷,考入了美國弗吉尼亞軍校。
弗吉尼亞軍校在美國是第一流的。人才濟濟,將星閃爍。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和在緬甸指揮作戰的史迪威將軍,都是從這所軍校畢業的。
孫立人從美國起步,開始了戎馬生涯,而且起點就是有名的弗吉尼亞軍校。1927年學成回國,很受器重,連連升遷。先任中央黨務學校上尉隊長。很快調任陸軍教導總隊中校營長,1931年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上校副總隊長。不久,被宋子文看中,調任稅警總團第4團團長。總團長是黃傑。
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稅警總團參加作戰,孫立人任少將支隊司令。
軍銜已掛到少將,但這是孫立人第一次參加實戰。
這仗,他表現不錯。在蘇州河正面陣地,孫立人身先士卒,浴血奮戰,身中敵彈,11處負傷,昏厥三日,後送香港救治。
1938年,孫立人奉宋子文之命,重建稅警總團,出任中將總團長。
十年時間,他從一名上尉升至中將。這個速度,沒人趕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