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頁)
誰知後來有一回她從敬和宮出來的時候,想起落下了東西在裡面,倒轉回去拿的時候,卻不小心看到須臾前還和她單獨面見的老太后,竟然又在殿內接見太祝令夫人,她前腳剛走,並未見有別人再來敬和宮,怎麼不過一小會功夫,這敬和宮裡就多了一位官眷?她才猛然驚覺,這陣子太后的頻繁召見,殿內都藏著他人,為的是相看她這個未來媳婦。
之後的傳見,流光便找了各種理由來推脫。她還不想出嫁,就算要嫁。也不是隨便指個官宦子弟就嫁了。宮裡召得次數多時,她就跟蕭彧和祁珩跑到府中的莊上去小住一陣,避過太后想為她牽紅線的心思。
就這樣,流光在刻意躲避中邁進了宣佑二十九年的嚴冬。
不過兩個月功夫,大易國和西凃國的戰事拉開了序幕,與此同時,不少官員上書請婚,物件皆為卿雲郡主,楮雲瀾就發了愁。祁珩和流光早有婚約,偏偏祁珩身無一官半職,又執意不肯認他這個父皇,恢復皇子身份,他如何能正大光明地將一位郡主下嫁給一個無官無爵的平民百姓?而老太后問過祁珩的意願以後,以為祁珩並不十分中意流光,就將算盤打在了錦義府官家的適婚男子身上,成天盤算著給流光說合一門婚事,讓她儘早嫁人。
臨近冬至之時,邊關傳來戰訊,西凃國大皇子寧塬代父親征,以一支鐵騎潛入邛南山大易軍營後方,火燒糧草無數,邊關報危。一時間緊張的氣氛籠罩,朝中眾臣和後*宮嬪妃人人自危。生怕一個不慎惹怒了楮雲瀾遭來大禍。而大易這一方,在邛南山一捷失利後,楮雲瀾從鬱氏急調糧食三十萬石,徵兵十五萬,派遣二皇子楮亭襄隨軍押送至邊境救危。倘若邛南山失守,面臨的就將是賀鳴山、齊山和周山的淪陷。
“漸兒來了!”流光喜笑顏開地放下手中糯米丸子,替鬱漸解開繫帶脫下鶴氅交給曼箐後,吩咐梨香道:“快給二公子煮上一碗餛飩去去寒。”
梨香領命而去,不多時便送了一碗熱騰騰的餛飩上來。鬱漸搓了搓發僵的雙手,哈了一口氣,接過瓷碗大口地吃了起來。
今兒是冬至前夜。流光最近都躲在莊子上,宮裡原本是要傳召她進宮過節的,因為邛南山戰事失利,楮雲瀾沒有過節的心情,流光就向宮裡遞了話,說恐怕趕不回去,仍舊留在莊上過冬至。
冬至是個傳統悠久的重要節日,習俗很多,南北各地不甚相同。往年流光過冬至的時候,一家人圍著一鍋羊肉湯,和和美美地吃上一頓,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錦義府沒有吃羊肉的習俗,卻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講究冬至這一天要吃餛飩,向天祈求平息戰亂,過上太平日子。
流光想到遠在邛南邊關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憶及當初從周山回來之時沿途看到的荒涼景象,囑咐梨香多做些餛飩備著,這幾日早膳都改成吃餛飩,也向上天表述她期盼和平的心意。
除了吃餛飩外,錦義府還有一個習俗,冬至暝搓丸,也就是在冬至前一夜,用糯米粉揉捏成桂圓大小的丸子,第二日冬至一早,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一家人分食。而且還有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和把十二粒丸子扔上屋頂,招來喜鵲爭食,寓意五福臨門的習俗。
鬱漸來的時候,流光和蕭彧、祁珩正興高采烈地搓著糯米丸子。他近來和鬱氏長老們的關係緩和了許多,又因為陛下下令從鬱氏徵調三十萬石糧食,他忙得不可開交。三十萬不是一個小數目。幾乎佔得鬱氏米糧行一大半的存糧,但邊關戰事吃緊,商行亦需以國難為先,鬱氏的長老們再不願意,聖旨已下,也得硬著頭皮將數目湊上,保得家國安定,才有商行的立足之地。也因此,鬱漸能抽空趕到莊子上來陪流光過節,實是難得。
“長姊搓的是什麼?”鬱漸一面吃著餛飩,一面看著流光搓丸,她手上那一個的形狀怪異得很,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身體,肚子下面兩隻小腳捏成了倒三角狀,此時拔了頭上一支髮簪在上面刻畫著。
“你瞧瞧,”流光笑嘻嘻地把手中丸子遞過去給鬱漸看,問道:“像貓嗎?”她捏的是一隻機器貓,雖然是卡哇伊了一些,她自個兒瞧著倒還是有些貓的影子。
鬱漸尷尬地笑了一下,沒有答話,埋頭繼續吃他的餛飩。
“有這麼胖的貓嗎?”祁珩笑問。他規規矩矩地在搓丸,搓出來的丸子大小形狀一模一樣,並列在托盤上一字排開。
流光睨了祁珩一眼,咕噥道:“你沒見過罷了。”
蕭彧淡然地微笑著,把他們搓好的丸子放到斗笠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