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和積極性,提高女性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
太太購房團的誕生應該說屬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正如我們在第二章所描述的,據統計,在大批溫州購房者中女性比例大體佔到了65%,而溫州所轄的瑞安、樂清、平陽等地早已自發成立了不少女性購房小團體。女性天性謹慎心細,炒房優點多多,但其軟肋也十分明顯。太太購房團成立當天,《溫州都市報》刊發了差不多半個版題為“太太購房團臺前幕後掃描”的造勢稿件。該文稱: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個別女性缺乏房產投資理念、法律意識以及管理能力,不能正確評估市場運作、房產走勢,因此走入誤區盲目投資,甚至落入別人設下的圈套。文章還以大量事實為例,詳細列舉了女性炒房最容易出現的三大“盲點”。既然如此,團結起來,在專家的指導下,聚集到更高層次的專為女性量身打造的太太購房團大旗之下也就十分必要了。
紅旗飄飄,一時應者如雲。據2004年3月11日的《中華工商時報》報道:“2月26日發出成立太太購房團的資訊後,在短短一週內,就有500多人報名,尤其在剛成立的幾日,很多先生也紛紛打來了電話,想申請給太太加入購房團,以此作為送給太太的婦女節禮物。但是為了保證購房團的質量,只得婉言謝絕了好多人,首批僅吸收180名會員。但將不斷地根據市場和會員的要求進行調整和完善,等到運作充分成熟後,再接收下一批會員入會。”
成立數日後的3月12日,太太購房團的娘子軍們第一次開赴前線“奮勇殺敵”。兵員共45名,目的地還是上海,坐的還是火車,時間還是一個暖洋洋的週末。灕江山水花園———金樽國際———“上海之春”房展會———滙豐大廈———華聯吉買盛旺鋪銷售中心。誰說女人花拳繡腿?一圈轉下來,圈下樓盤共30餘套,令人只有佩服的份兒。
炒房路上麗人行,任何一位記者都會對這樣的新聞猛料大呼過癮。在太太購房團的預先行程表上,福州購房團、西安購房團、揚州購房團早已一一排定,整裝待發。只可惜紅顏薄命,2004年3月底所謂“政府叫停媒體購房團”風波驟起,太太購房團的精彩亮相就永遠定格在了僅有的第一次。
默契的利益鏈
沒有誰會懷疑,溫州媒體購房團異軍突起的關鍵撬動點是誘人的商業利益。
從某種角度說,作為發起人和直接受益人的媒體亦是企業,追逐商業利益本無可厚非。由此帶來的利益蛋糕有多大?未經證實的資料是,以《溫州晚報》為例,2003年廣告總收入為5600萬元,房地產廣告近2000萬元,其中外地樓盤在該報投放的廣告約1500萬元。加上其他各家,溫州媒體因此收穫的外地樓盤年度廣告費總額應在3000萬—5000萬元。
一位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為更大程度地擴大戰果,溫州一些媒體在與外地房產商進行廣告投放交換外,曾經認真考慮並嘗試借鑑中介代理公司的做法,根據所組織購房團成員的成交量再收取一定的佣金,但由於手續複雜、實際操作困難而作罷。這事實上使媒體僥倖避免了捲入大量可能出現的房產交易糾紛,以及由此帶來的聲譽毀損。
隨著媒體購房團的成批“製造”完成,其執行格局日趨成熟,贏利模式也開始多樣化。最主要的變化是,溫州媒體購房團主辦方與外地房產商直接銜接廣告交換不再是唯一的合作選項,一種執行更為複雜也更為有效的多邊利益共同體逐步浮出水面。
這種利益共同體的基本執行流程如下:溫州媒體與外地某城市的一家發行量大、影響力強的主流媒體就組織溫州購房團首先達成合作意向———該城市的這家媒體利用本土優勢,與當地房產商廣泛溝通並迅速確定若干家合作者名單———溫州媒體根據另一城市合作媒體確定的樓盤名單,在溫州釋出本次購房團的組團報名廣告,招兵買馬———本次購房團各項細節準備停當,行程日期明確後,該城市媒體開始推出有關溫州購房團即將“血洗”本市的系列暖場報道,重在營造風雨欲來的氣氛,把事情儘可能搞大———溫州購房團終於抵達,按確定的樓盤名單依次考察、洽談———該城市媒體全程追蹤報道,訊息、分析、評論、現場特寫一起上,以某位或某幾位神秘團員炒家的駭人故事為點,以無法查證的巨大的成交量為面,以讓人緊張得幾乎窒息為最佳效果,波瀾起伏,環環緊扣———購房團喜氣洋洋全勝而歸,並留下“下次一定再來”的口信———劇終。這場大戲的製片成本預算是,在達到雙方約定成效的前提下,由該城市的若干家房產商分別在兩地合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