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了兩本書和幾張唱片。一個Outdoor旅行揹包差不多就裝滿了。
行裝打理完畢,下樓開啟信箱,從一摞垃圾廣告中找出最近月份的電話費、煤氣費、水電費帳單,去銀行交納完畢。與社會相關聯的事務告一段落。
可是我感覺自己仍然遺忘了什麼東西。我遺忘了什麼呢?
動身的前一天,我開車去郊外散心,沿著新開通的市郊公路隨意行駛,路邊的景色變得越來越荒涼。停下來時已身處不知名的地方。視野裡能看見的只是大片的開闊地。朝遠處看似乎有個什麼工地。腳下的土地在打樁聲中有節奏地脈動,地上溼氣繚繞,有些草在枯黃中簇成一點綠意。陽光慢慢暗淡下來,一片稠紅色罩在地表上,遠處有人走動,隱隱約約,朦朧得彷彿是印象主義時期的音樂,無法言喻的微妙感受。
開啟車上的收音機,某波段在播放曼陀凡尼交響樂團的選曲。我坐在車頂上聽了《G弦上的詠歎調》,《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第五號匈牙利舞曲》,《第二號E小調斯拉夫舞曲》。在車頂上聽輕音樂好像還是第一次。曼陀凡尼交響樂團的作品十分適合在車頂上欣賞。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收穫。
仰頭望向天空,天上有一條飛機留下的氣流軌跡,這條軌跡讓我想起了已經離開上海的她來。我本來不願在這個時候想起任何人,可是隻要想起了便無法加以遏止。我想起了她,想起了大學時兩人共處的那段日子,想起了過去的許多音樂。那些音樂多數我都無法記起了,但它們居然還好好地儲存在我的記憶中,這讓我感到有些意外。一旦記起了遺忘的音樂,就無可避免地想到演奏它們的人。
曼陀凡尼交響樂團的選曲播放完後,收音機裡傳出準點報時的聲音。後來一切都寂靜了下來。我的頭腦裡也一片寂靜。不久,如同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美妙的琴聲開始盪漾在了這片空蕩蕩的寂靜裡。
是肖邦的琴曲。
起初我以為這是電臺裡播放的音樂。但很快就就知道不是。琴曲是從遠處飄來的。向遠處看去,血紅的落日映著城市的輪廓一動不動地浮在地平線上。稠紅色的原野上,一個瘦弱的少年正彈奏著一臺黑色的三角琴。夕陽把鋼琴和他的身影拉成了一條細長的黑線。
一曲結束後,身穿黑色長褲和白色襯衫的少年站起身,在原地躊躇了一會,向我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走到了轎車旁邊,他抬起頭看著我,眼神裡有些困惑不解。他向我微笑著。
我注視了他很長時間,伸出了右手。但少年沒有任何反應。他只是微笑著。
琴聲迴盪在暮色裡。暮色漸漸加重了,夕陽漸漸暗淡了。地表上那臺黑色的三角琴已經消失不見。
我把頭深深地埋在臂彎裡。不用看我也知道,少年並不在我身邊。他哪裡都不在。
很久以後,鋼琴聲才慢慢地消失了。周圍徹底寂靜了下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樂章 三月 第二節 琴曲 一
第二節 琴曲
一
母親去世以後,我搬去了舅舅家,從此就和舅舅一家一起生活。
舅舅的模樣普通,身高長相都平平常常,讓人實在看不出他是如何從一個落魄的教師轉變為一個成功的商人的。他喜歡看書,有一個真正的書房。書房裡大約有一兩千冊藏書。除去枯燥難懂的政治類與經濟類書籍外,相當一部分是國外的翻譯小說。他自己的兩個孩子對書並不感興趣。倒是我經常找些自己能讀懂的書,靜悄悄地躲在裡面看一整天。我喜歡看書,因為每開啟一本書彷彿就是開啟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儘管這個世界除我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但卻可以使我覺得不再那麼孤單。
舅舅注意到了我喜歡讀書,於是有意指導我如何循序漸進地有選擇地閱讀。他大概是想憑藉書籍給予我某種生活的力量,從一開始,我接觸到的就大部分外國文學作品。我仍然記得所讀的最初幾本書——《希臘神話故事》,翻譯成小說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魯濱遜漂流記》,接著換成英國的偵探小說,看完了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全集,舅舅又推薦了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他成了我讀書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舅舅的指導下,我讀書慢慢上了軌道,先後閱讀了一批可以說是重量級的世界名著,其中又以法國作家居多。盧梭、伏爾泰、梅里美、大仲馬、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司湯達。八十年代外國小說翻譯大都是原汁原味,舅舅大概也奇怪我會願意啃那些硬皮洋麵包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