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地交換──我不知道為什麼。”
“我知道。”葛蘭特說。
“你知道?”
“你有沒有發現他的頭銜和任務都在英國國外?就連封給他的土地也是。”
“是的,真的是耶。對你來說那代表什麼?”
“現在還沒有。也許他只是覺得奎斯尼斯對他的支氣管黏膜炎較有幫助。人們對於歷史記錄有可能想得過多。就像莎士比亞的戲劇,它們幾乎有數不清的詮釋方法。他和亨利七世的蜜月期維持了多久?”
“喔,相當久。一切都非常好直到一五O二年。”
“一五O二年發生了什麼事?”
“亨利聽說他準備幫助一名軟禁於倫敦塔的約克家人逃到德國。他派了加來的所有駐軍去包圍奎斯尼斯堡。但他還嫌不夠快,於是頒佈聖旨──你知道那是什麼嗎?”
葛蘭特點點頭。
“聖旨說如果他答應從加來乘船返國的話,就給他當財政大臣。”
“別告訴我結果。”
“我根本不需要,不是嗎?他最後被關進了倫敦塔的地牢裡。於一五O二年五月六日匆匆地砍了頭,連個審判都沒有。”
“他的自白呢?”
“根本沒有。”
“什麼?”
“別那樣看我,又不是我搞的鬼。”
“但我以為他承認殺了兩個男孩。”
“是的,很多人這樣說。但他們是根據某人這樣說,而不是──不是白紙黑字,如果你知道我的意思。”
“你是說,亨利並沒有把他的自白印行公佈?”
“沒有。他御用的史官,保利多爾。維吉爾寫下謀殺的經過,在泰瑞死後。”
“但如果泰瑞坦承他是受理查的指使去殺孩子,為什麼不以這個罪名起訴他並公開審判呢?”
“我無法想象。”
“讓我們把這一點搞清楚。沒人聽過泰瑞的自白直到他死後。”
“是的。”
“泰瑞承認在一四八三年,幾近二十年前,他從渥威克奔回倫敦,從侍衛長那兒拿了倫敦塔的鑰匙──我忘了他的名字──”
“布萊肯伯利。羅勃。布萊肯伯利爵士。”
“是的,某一晚從羅勃。布萊肯伯利爵士那兒拿了鑰匙,殺了男孩,交還鑰匙,再向理查回報。他坦承不諱,讓一件惹人議論的神秘事件從此劃下句點,卻沒有公開對他做任何事。”
“什麼也沒有。”
“我討厭帶著那樣的故事上法庭。”
“我連考慮都不會考慮。這是我所聽過的最假的故事之一。”
“他們有沒有把布萊肯伯利叫來對證,看鑰匙是否曾交給泰瑞呢?”
“布萊肯伯利死於包斯渥之役。”
“他的死也讓亨利方便不少,不是嗎?”他躺著想。“你知道,如果布萊肯伯利死於包斯渥,又多一點證據有利於我們這一邊。”
“怎麼說?是什麼?”
“如果真的有那回事;我是說:如果某一晚鑰匙是在理查的命令之下交出來的,塔裡為數眾多的其它守衛一定會知道。在亨利接管之後,如果沒人把這個事情告訴亨利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特別是如果男孩失蹤了的話。布萊肯伯利死了,理查死了。下一個要提來晉見的就是那兩個男孩了。如果某侍衛找不到那兩個孩子,他一定會說:”侍衛長某一晚交出了鑰匙,從那晚起就沒看見男孩了。“在塔的鑰匙交接後應該會有一陣騷動。這個人應該是打擊理查的最佳證人,找出他來對亨利來說輕而易舉。”
“不僅如此,泰瑞對倫敦塔的侍衛來說太有名了,他不可能到了那兒不被認出。在當時的小倫敦他一定是相當知名的人物。”
“是的,如果這故事是真的,泰瑞會因謀殺男孩被公開審判、處決,在一四八五年。沒人可以保護他。”他伸手拿他的煙。“所以我們現有的是,亨利在一五O二年處決了泰瑞,然後藉由他馴服的史學家宣佈泰瑞坦承在二十年前謀殺了兩名王子。”
“是的。而在泰瑞承認了這件殘忍的犯行之後,他沒有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審判泰瑞。”
“沒有,我沒辦法找出來。他專走旁門左道,你知道。他從不直截了當,甚至是謀殺。一定要掩飾成別的東西。他等了好多年才找到一個合法的藉口來偽裝。他的腦筋像個瓶塞鑽。你知道當他正式成為亨利七世時,他的第一個官方行動是什麼嗎?”
“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