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的,所以入學後便當上了班長,在班上趾高氣揚,大出風頭,而且拉幫結派,培植勢力,哥們義氣十足。當時小學是三年,中學是四年。就在第二年的第一學期,周佛海為顯示自己的威風,就和其他同學合謀,動手打了一個新入學的同學,結果校方誤將另一個同學開除。因為是周佛海打的,他自己覺得對不起被開除的那一位同學,因而便和那位同學一起到了長沙,進入了由湘西人士所辦的兌澤中學二年級下學期。也就是說,他的小學還差一年才畢業,中學還沒上,結果卻插班成二年級生,等於少上了三年學。當然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儘管他很聰明,又肯用功,但終究由於基礎差,無法跟上學習進度,結果,不得不請求兌澤中學開出轉學證明書,轉回沅陵縣立中學一年級。這樣,便少上了一年半小學,而進入中學。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野心青年(3)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在北京稱帝,號稱“洪憲”。25日,雲南宣佈獨立,組成護國軍。26日,護國軍第一總司令部成立。總司令蔡鍔,隨即進攻四川,護國戰爭於是爆發。袁世凱為*雲南起義,調兵南下。沅陵歷來為軍事上必爭之地,袁世凱的北軍紛紛入境。1916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護國軍與北軍在湘西展開激烈戰鬥,學校也只得停課了。一直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暴病而死,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南北停戰,戰爭方息。同年秋,學校開學,周佛海繼續入校學習。
中學時代,是每個人一生中最有決定意義的年代,如興趣、志向以及未來的命運,都與中學時代所受的教育及影響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教師對學生的直接影響力以及潛移默化的薰陶,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周佛海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而決定了他的一生。
這種影響與決定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使他留心政治,由此而萌發了政治野心;一個是得以出國留學。
1916年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學校也就開學了,並且新來了一位歷史地理教師鄧竹銘先生。鄧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很關心政治,特別器重人才,周佛海頗具才氣,學習又很刻苦,很得鄧竹銘先生的賞識。正是由於鄧先生的關心,才使他能夠得以閱讀《東方雜誌》,並深受其影響。
《東方雜誌》創辦於清光緒30年1月25日,即1904年。這是一本集國際政局、國內政治、科技與文學的大型月刊,尤以政論性的評論及國際政局的報道最為突出。自歐戰爆發,該刊便每期連續報道各國動態,刊發分析歐戰爆發原因等政論性文章。1916年的各期,除繼續刊登有關歐戰的評論外,還刊有《新的思想之衝突》、《再論新舊思想之衝突》、《天意與民意》、《集權與分權》、《帝制運動始末記》等有關評論政局的文章。周佛海由於閱讀《東方雜誌》的緣故,而對世界及中國政局有了一定了解,茅塞頓開,因而漸漸留心起政治來了。因為留心政治,居然隱隱有天下為己任的雄心。
沅陵城東不遠處波浪洶湧的江中淺灘上,有一個小洲,上有一座古寺,寺中有一個七級的龍吟塔。秋天,周佛海和同學們一起去龍吟寺秋遊時,信手在龍吟塔題詩一首: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似虹。甘處中流攔巨浪,
恥居窈壑伴群峰。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3
這首詩充分表現了周佛海那種不甘窮居山野,默默一生的雄心不已的氣勢。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出組內閣。由於北洋軍閥的內部矛盾與爭鬥,內閣常常更動,一下某甲入閣,一下某乙入閣。周佛海說,他在看報之餘,居然也想著將來入閣。他還舉例說,當時他和同學把去文昌閣比做“入閣”,以此來說明當時的政治野心。
文昌閣位於沅陵城內鶴鳴山上,為古華太守與士人講學詠遊之地。閣為三層,高四丈八尺一寸。由於學校擴建,便將文昌閣併入學校,用作學生宿舍。周佛海說:“我因為常常想將來一定要入閣,替國家做事,所以和同學說起到文昌閣去,便說‘入閣’。比如課後要問同學你什麼時候到文昌閣去了,便說:‘你什麼時候入閣?’”4 這雖然只是一種戲言,但確實也是他真實內心的寫照。
1918年秋,周佛海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1月18日,美、英、法、意、日等戰勝國,在巴黎法國外交部凡爾賽大廳召集和平會議,討論德國善後等問題。中國也是戰勝國,也派了代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