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縣,清正廉明,被舉薦為“廉吏第一”。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後,以敢於抨擊惡勢力而聞名於政壇。《明史》稱讚他“為人磊落,負奇節”,這七個字的評語,他是當之無愧的。“閹黨”分子炮製的黑名單《東林點將錄》,給他的名號是“大刀手”,咬牙切齒之聲隱約可聞,顯現出“閹黨”心目中楊漣的厲害——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大刀手”。
楊漣果然是一個“大刀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捨得一身剮,敢把魏忠賢拉下馬。他的長篇彈劾奏疏,尖銳潑辣,無所顧忌,指責魏忠賢倚仗皇帝的寵幸,作威作福,專權亂政,希望皇上立刻予以查辦。為此,他列舉了二十四條罪狀。以其中任何一條都可以置魏忠賢於死地,例如:
——假傳聖旨,三五成群勒逼喧嚷,致使朝堂成為喧鬧的集市,敗壞了祖宗二百餘年的政體;
——不容正直大臣在朝廷有立足之地,不是指使親信在朝堂上喧嚷侮辱,便是交構誣陷,迫使他們罷官而去。對於柔媚附和的小人,則破格起用。凡是贊成他的就是好人,反對他的就是壞人;
——一手操縱朝廷頭等大事——增補內閣成員,排斥先進分子,安插親信,企圖形成“門生宰相”的局面;
——勾結奉聖夫人客氏,聯手害死皇后所生長子,假傳聖旨勒令懷孕的妃子自盡,致使皇上無嗣絕後;
——東廠原本用來偵查奸細緝拿人犯,魏忠賢利用它來擾民,搞得雞犬不寧,假公濟私,陷害忠良,網羅密佈,官民如有片言違忤,立即逮捕,比當年權閹汪直的西廠有過之而無不及;
——祖宗法制,宮內不許屯駐軍隊,原有深意。魏忠賢在宮內擅自組建稱為“內操”的軍隊,由親信黨羽操縱,究竟意欲何為?
——近日魏忠賢前往涿州進香,一路上騎兵簇擁如雲,蟒袍玉帶的官僚追隨耀日,警蹕傳呼,清塵墊道,人人以為皇上駕臨。魏忠賢把自己看作什麼人?
在奏疏的最後,楊漣寫下了這樣的警策之句:“掖廷之內知有忠賢,不知有皇上;都城之內知有忠賢,不知有皇上。即大小臣工,積重之所移,積勢之所趨,亦不覺其不知有皇上,而只知有忠賢……伏念皇上天縱聰明,春秋鼎盛,生殺予奪豈不可以自主,何為受制么麼小醜?”有鑑於此,楊漣希望皇上立即把魏忠賢就地正法,客氏驅逐出宮。
楊漣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朝廷上下正直官員的鬥志,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倒魏”風潮,接二連三地彈劾魏忠賢。不可一世的魏忠賢畢竟心虛,不得不以退為進,向皇帝提出,辭去東廠總督太監之職;然後示意內閣大學士魏廣微代皇帝草擬一道聖旨,予以挽留。風聲一過,他立即瘋狂反撲。先是迫使主張魏忠賢自動辭職的內閣首輔葉向高辭官而去;接著,在魏廣微的策劃下,把彈劾魏忠賢的楊漣、左光斗、魏大中、高攀龍、趙南星等大臣罷官、革職,使得內閣、六部、都察院等部門,幾乎全部落入“閹黨”控制之下。
魏忠賢以為時機成熟,終於大開殺戒,先後有“六君子之獄”和“七君子之獄”。
所謂“六君子之獄”,是假借聖旨名義,逮捕楊漣以及支援楊漣的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以“追贓”為藉口,嚴刑拷打。
楊漣首當其衝。錦衣衛鎮撫司頭目許顯純遵循魏忠賢的旨意,對楊漣進行殘酷折磨。遭受多次酷刑,楊漣皮開肉綻,牙齒全部脫落,依然堅貞不屈。許顯純使用鋼刷,把楊漣的面板刷得“碎裂如絲”,體無完膚。魏忠賢不斷以皇帝聖旨的名義,下令許顯純嚴厲“追比”,並且要五天報告一次。許顯純見嚴刑逼供毫無作用,想把難題推給刑部,遭到魏忠賢嚴厲譴責,只得加重刑罰,用銅錘敲打,致使楊漣肋骨寸斷;再用土囊壓身,鐵釘貫耳;最後索性用大鐵釘釘入楊漣頭顱,活活把楊漣折磨至死。而兇手許顯純向朝廷的報告,公然寫著:楊漣“病故”。這也叫“病故”!簡直是彌天大謊。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朱由檢受命於危難之際(5)
誓死不屈的楊漣在獄中留下了絕筆。一個剛直不阿的心靈的最後呼喊,令人震撼。他的絕筆寫道:漣以痴心報國,不惜身家,久付七尺於不問矣!……不意身一入都,偵邏滿目,即發一揭亦不可得……生死頃刻,猶冀緩死杖下,見天有日。乃就本司不時追贓,限限狠打。此豈皇上如天之意,國家慎刑之典,祖宗待臣之禮?不過仇我者立追我性命耳。據說這篇二千餘字的絕筆寫成後,楊漣託付給難友顧大章,顧大章把它藏在關聖大帝畫像後面,以後又埋藏於監獄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