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英國將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已經是既定事實,不僅如此,還大有“黃金是我的,鑽石也是我的”的意味。
在英國將手伸向南非之前,德國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擁有很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當英國擴張之心蠢蠢欲動時,德國很快將英國人看成了與自己角逐的重要對手。德國用一種對手般的眼光盯著英國,英國卻裝著不知道,他明白,此時的德國人還不足以阻礙到自己在南非的擴張。
英國政府早就預謀擴張在南非的勢力。1899年到1902年這一段時期,英國把“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這兩個布林人共和國變成了戰場。這場戰爭並不是純粹的英國侵略布林人共和國的戰爭,也不是布林人為推翻民族壓迫而浴血奮戰這般簡單,它實際上是英國人和布林人這兩個白人壓迫民族,意欲征服佔非洲絕大多數人口的原住民——非洲人——這個真正意義上的被壓迫民族。兩個白人壓迫民族為爭奪南非的資源,建立各自的經濟體制而大打出手,南非醒目的戰略優勢和耀眼的黃金、鑽石無疑成為了他們爭奪的焦點。
這段時期,南非最耀眼的黃金和鑽石堪稱蘭德金礦了。1884年,探礦專家在“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境內發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礦——威特沃德斯蘭德金礦,簡稱蘭德金礦。蘭德金礦沉睡在並不起眼的一個偏僻牧場上,人們發現它的時候,一併發現了它延綿幾十公里的廣闊的金礦脈。兩年後,蘭德金礦淘洗出了它的第一批黃金,世界上最大的金礦的開採熱潮隨之而來。
一時之間,數以萬計的人們被這個金庫深深吸引,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湧入到偌大的淘金隊伍之中,不久以後,金礦所在的這個荒涼的地方就搖身變為了金光閃閃的約翰內斯堡城。淘金的風暴中,誕生了許多壟斷資本家,精明的羅得斯就在這時將他的公司不斷擴大規模,將大部分分散的鑽石礦連線起來,幾乎壟斷了所有金伯利的礦業。其他礦業資本家,如羅賓遜、羅得斯、拜特和巴爾納託也紛紛垂青於蘭德金礦。而南非政府,也在大把大把的金礦稅收中掙脫了財政危機這條蔓藤。
嚐到甜頭後,南非政府決定將魯特普特農場到福格方丹農場之間的土地全部歸為國家金礦場,而原農場主只能得到其中1/10的土地,其餘9/10的土地則被分成小塊出售。這些小塊後來就成為了各個大小不等的金礦場,但是,這些小礦場的礦脈埋藏得很深,而且出土的金礦品質也不高,往往金與礦渣的比例在1比35000,因此要求的淘金技術水平十分高,依賴的裝置也相當發達。在當時,只有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才具備這樣的技術和裝置,也只有這些大公司才能賺取利潤。而普通的淘金者即便有了這樣的技術,也無利可圖,最終紛紛破產。這樣一來,蘭德金礦就更加依賴大公司的資本家以及海外資本家的投資。
在眾多投資者中,羅得斯的公司實力最為雄厚,羅得斯購買了蘭德金礦的西段地皮,吞併了所有的小公司,並在1887年與拜特、拉德合夥,成立了南非統一金礦公司,不斷吸引著來自英、法、美、德的資本,形成了金礦壟斷資本的萌芽。兩年後,幾家最主要的金礦公司又聯合成立了礦業同業公司,金礦壟斷資本的雛形基本形成。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羅得斯的礦業同業公司、羅賓遜集團、巴爾納託集團、拜特集團等又陸續買斷或者操控了幾百家小公司,南非的金礦壟斷資本完全形成。
txt小說上傳分享
黃金是我的,鑽石也是我的(2)
蘭德金礦的資金來源較為廣泛,英國、法國、美國、德國都成為了主要的投資者,而在這些投資者中,英國逐漸成為了蘭德金礦的主要投資者。拿1889年來說,倫敦的羅思柴爾德家族將1200萬英鎊投進了蘭德金礦的開採,在當時的海外投資資料中,這個數目是首屈一指的。到了1890年,來自英國的投資已經攀升到總投資的80%左右。有了巨大的投資做後盾,蘭德金礦的產量和質量不斷上升,到了1898年已經約佔世界產金總量的28%。
這一時期,黃金和鑽石的產量與國際貨幣產生了大碰撞,黃金在這種碰撞中逐漸佔據了上風,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中最奪目的明星。作為最大投資者、擁有最雄厚的黃金儲備的英國,隨即成為了世界金融的中心市場。
依託金礦產業,南非其他產業也被帶動起來,南非政府從中得到了不少利益。金礦轟轟隆隆地開採著,除了有大量的礦業巨頭、投資者、資本家來到南非,還有不計其數的歐洲人、印度人、黑人外來工人湧入南非。大量的物力、人力湧入後,南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