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維持,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都要實行同樣的政策,也就是說,政策不能隨著政權的更迭而發生變化。
最初提出這個理論的是保守黨負責政策改革的巴特勒。巴特勒當時已經小有名氣,在戰時促使英國透過了教育改革法。保守黨大選失利後,就啟用了這位年輕的理論家。1946年,經過1年在各大工業區的調查,巴特勒制定出了《工業憲章》。這份檔案的釋出就等於保守黨對外宣佈,接受了工黨福利國家和國有化的思想。正如巴特勒後來說的那樣,工業憲章保證了,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充分就業和社會安全,現代保守主義堅持對經濟活動實行強有力的中央指導。從中可以依稀感到,保守黨正在向工黨政策靠攏。巴特勒表明,這個檔案要作為一個長久根本性的原則,而不是暫時性的過渡政策。此後不久,類似《工業憲章》的宣言不斷湧現,巴特勒在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他希望能與工黨政策結合,從而找出一箇中間性質的政策作為國家的根本原則。
不過保守黨的主動靠攏不代表已經徹底消除了對國有化的顧慮,巴特勒對工黨實行的全面國有化一直有所懷疑。在他看來,類似鋼鐵、公路運輸等部門應該轉為私有。而且他對國家壟斷不報有強烈的信心,他認為國有化會降低工人勞作的積極性,從而造成效率低下,浪費國家以及納稅人的財富,而且國有化企業的老闆不見得就比私人企業的老闆更能體貼員工。不可否認,巴特勒提出的這些疑問的確可能發生或是已經存在。不過從中不難看出,巴特勒仍然不夠大膽,這是保守黨的一貫傳統。然而正是改革中的這一點保守,沒有使原先的資產階級選民因為巴特勒接受國有化而背棄保守黨。
福利國家與“英國病”(4)
1954年,丘吉爾由於身體原因正式辭職,將權力移交給了艾登。1955年,又一次大選到來,政府憑藉著減稅措施,以及一些宣傳工作,繼續執政。工黨面對又一次的失敗,也不得不調整政策。早在1918年,工黨大會頒佈了工黨黨章,曾經明確規定,“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對每一工業和行業所能做到的最佳民眾管理和監督的基礎上,確保體力勞動者或腦力勞動者獲得其辛勤勞動的成果和可行的最公平的分配。”後來又在此基礎上,加上了分配和交換的內容,也同樣是資料公有制。這條明顯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條款,使工黨被稱為社會主義政黨。1951年工黨在大選中失敗後,就已經有人提出要修改這一條帶有社會主義信仰的條款,認為這是失敗的最終原因。不過大部分人認為這條是工黨的核心,是整個工黨的凝聚力,不能輕易改動。1956年,工黨理論家安東尼·克羅斯解釋社會主義的根本是平等而不是公有制,國有化只是為了恢復萎靡經濟的手段。他還提出,工黨應該改為全民黨。這說明了工黨已經認識到了全面國有化的弊端,承認了以私有制為主體的混合經濟體制。這個觀念的轉變,正好迎合了保守黨政策的改變,進一步縮小了二者之間的距離。
1955年,一本名為《經濟學家》的英國刊物第一次運用了一個名詞,“巴茨克爾主義”。這將巴特勒與蓋茨克爾的名字聯合起來,表示保守黨與工黨政策上的接近,這也是後來著名的“共識政治”的前身。1965年,“共識政治”第一次出現在了塞繆爾·比爾的《現代英國政治》中。
如果追根溯源,共識政治的出現,是一種必然趨勢。過去,黨派之間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的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會有一些中庸的思想出現,而這些比較中庸的思想給共識政治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再加上民眾有著相同的要求,不管哪個黨派執政,首先解決的都是民眾需求。相同的需求,決定了各黨派實行接近的政策。而且,英國的產業結構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使兩黨之間的階級利益更為相似。這些因素給了共識政治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充沛的養料。
保守黨再次勝出後,事態並不像前一個5年那麼樂觀。艾登上臺後,就面臨了方興未艾的民族解放運動,埃及在納賽爾的帶領下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還因此爆發了塞得港戰役。國內出口率下降,政府只好提高稅率,取消住房補貼。民眾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侵害,保守黨在民間的支援率開始下降。艾登羞愧難當,於1957年辭職。
麥克米倫接替艾登,著手處理國內外出現的窘境。這位有著豐富政治經驗的政壇老手,一上臺就力挽狂瀾,用其獨門政策“中間道路”,解決了內外交困的尷尬局面,英國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工黨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