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打給了聯邦快遞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
部門經理馬上著手開始調查。很快,一位運務員回到服務站,向這位經理報告說,自己早上執勤時不小心撞到了一輛停在旁邊的車。
當時,他趕緊下車檢查對方車輛的受損狀況,由於車子只是受了輕微的損害,加上擔心延誤後續的快遞流程與時效,所以他決定先去送貨,然後再回來報告。
這位運務員承認當時自己處理得不得當,因此願意接受公司的處分。
這件事上報以後,高層認為這位運務員上報延遲數小時,而且肇事後逃離,因此應該給予開除的處分。
如果換了別人,也許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但是,那位部門經理對這個處理結果並不滿意。他認為自己作為風險管理經理,必須保證事情處理圓滿,而不僅僅意味將後果歸咎到員工身上。
於是,經理立即將整件事情寫了份詳細的報告,並附上了自己的意見。
經理認為那位運務員是主動報告的,而且沒有證據說明他故意隱瞞事實,所以開除的處分是不恰當的。但因為沒有立即報告是事實,因此建議給予他停職兩週的處罰。
在這位經理的努力下,運務員最終恢復了工作。而且,透過這件事,運務員對這位經理非常感激,工作比以前更加努力。
不僅如此,這位經理的做法還深深感染了其他員工,大家對工作也更加盡心盡力,事後,高層對這位經理處事圓滿作風也很為讚賞。
方方面面圓滿(4)
這個案例很好地闡述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理念。不少管理者在抓執行時,一旦下屬和員工出現失誤,就會一味地強調對他們進行重罰。
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對於應該員工承擔的責任,一定要讓員工承擔,但對於過度的責任,就不應該強加在員工身上。
儘管上級已經做出了處罰決定,但風險管理部門的經理並沒有機械地、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去執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對事情進行了圓滿的處理,既讓當事人承擔了責任,同時又處理得恰如其分、合情合理。
這樣一來,就達到了上上下下都滿意的理想效果。
執行要到位,圓滿必不可少。身為中層,在這一點上更不能忽視。
挑剔的客戶是讓你圓滿的貴人
中國有句老話“嫌貨才是買貨人”。
小天鵝集團老總朱德坤總結過一個流傳很廣的環比公式:1∶25∶8∶1。
朱德坤常告誡他的員工要牢記一個道理——全心全意地正確對待使用者的挑剔,服務好1個老顧客,可以影響25個潛在顧客,會誘導其中的8個人產生購買慾望,或許有1個人會實施購買行動。
反過來,如果1個使用者因買了我們的產品卻不滿意,這位使用者就有可能在別人面前說產品的壞話,將非常有可能打消25位潛在顧客的購買慾望。
企業要勇敢面對客戶挑剔,要歡迎客戶挑剔,更要感謝客戶挑剔。因為“挑剔的客戶是讓你圓滿的貴人”。
2000年3月,海爾洗衣機產品本部發生了一件新鮮事:請廣大普通員工、員工家屬、消費者對小小的產品說明書“挑刺”,挑的“刺”越多,獲獎也多。
為什麼要開展這項對說明書“挑刺”的活動?
開發部呂佩師部長表示:
“產品說明書都是出自我們設計人員之手,技術性語言較強,有時普通消費者看了不理解,甚至誤操作。像波輪洗衣機說明書裡,將掛排水管叫‘掛耳’,確實讓普通消費者不好理解。
於是我們貼近使用者推出了這項活動,而且,今後我們說明書的編制,只有普通消費者理解了、明白了,說明書才能‘過關’。”
這個“挑刺”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海爾人最真誠的一面。既然“普通消費者不好理解”,那就是一種抱怨,也可以說是一種挑剔。面對“抱怨”,海爾人視怨言為黃金、為禮物,馬上回饋顧客,及時獲得了顧客的忠誠心。
使用者有意見,不能說使用者太挑剔,而是我們的產品、服務確實出了問題。對這些意見處理及時得當,可以提升海爾品牌的美譽度。
這讓人想起多年前海爾的另一則故事——拿金牌不開慶功會,開“挑刺會”。
1988年12月,創業剛剛四年的海爾在全國電冰箱評比中,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塊金牌!
當全廠上下等著張瑞敏開慶功會時,張瑞敏卻召集中層幹部開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